新华社评论员:不断增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获得感

  新华社评论员

  历史不仅是恢弘的叙事,也存在于街头巷陌和锅碗瓢盆的细节之中。回望“十二五”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我们为国家的发展进步感到自豪,亦对身边变化有着无限感慨,最深的感受,莫过于日子越来越火红,老百姓对幸福生活的获得感不断累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民生改善是最直接、最生动、最温暖的诠释。“十二五”期间,中央的“钱袋子”更多向民生倾斜,财政用于民生的比例达到七成以上;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的目标提前完成,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年均9.5%的增速跑赢GDP增幅,全国农村累积减贫5000余万人。从“保基本、兜底线、建机制”的整体谋划,到可圈可点的具体措施,再到实实在在的发展变化,向人民交出一份暖心的民生成绩单。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牵系国运。民生不仅是涉及改革发展的经济大计,也是关系群众人心向背、社会稳定和谐的政治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酝酿已久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出台,推进教育公平的举措在多地试水,生态文明建设让美丽中国更加真切,简政放权、商事制度改革点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空前热情,一项项重大改革举措,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触及百姓生活方方面面,让人们从国家发展脉动中感受到未来的无限可能,看到梦想生长的蓬勃空间。这一切的背后,不仅寄托着我们党人民至上的赤诚情怀,也体现了我们党“足寒伤心、民寒伤国”的忧患意识,更蕴含着“成就民族复兴伟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的深刻认识和价值追求。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小康,这个古老的词汇,寄托着中国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恒久向往。30多年改革开放,将这一朴素愿望上升为国家战略,锻造成民族复兴的支点,并不断赋予其更加丰富的内涵。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字之变,力重千钧。这是庄严的承诺:它意味着经济与民生的共进,意味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人的全面发展紧密相连。这是艰巨的任务:在“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民生工作的内涵外延也在不断丰富。不仅是量的增加,还需要质的提升;不但要对困难群众“兜底”保障,也需要扶贫中“精准”定位;不仅要和我国国情与经济发展阶段相匹配,也要同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相适应。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要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十三五”期间,面对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诸多挑战,中国经济如何化险为机?社会就业如何保持稳定?各种民生难题如何破解?答案就存在于“向促改革要动力,向调结构要助力,向惠民生要潜力”的主动作为中。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深刻昭示,惠民生不但是政府的应尽之责,也是扩大内需的治本之策、促进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以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扩需求、促发展,通过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扩大就业、提供更加公平的机会和通畅的上升通道,我们就能激发亿万人民的无穷智慧和创造活力,助力经济迈向“双中高”,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包容性发展。

  “十三五”的5年,亦是改革攻坚克难、打破利益藩篱的关键时期,尤其需要获得群众的理解支持,聚合闯关夺隘的强大动力。“为民担当,风雨可度。”胸中常怀百姓疾苦、心中常谋富民之策,多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就能凝聚民心、汇集民力。扶贫开发工作进入啃硬骨头的冲刺期,面对5年内7000多万人口脱贫的硬任务,唯有全面实施精准扶贫方略,集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打赢扶贫攻坚战,才能补齐短板、把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一起带入全面小康。

  风雨多经志弥坚,关山初度路犹长。回望“十二五”,民生工作的每一点进步,背后都是执着的追求、艰辛的付出。放眼“十三五”,更觉重任在肩,倍感豪情满怀。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我们必能凝心聚力,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让亿万人民共享更多的发展成果。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