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京津冀成就德州精彩

□范玉春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作为全省唯一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城市,德州用活用好区位优势,积极承接优质科技、教育、人才、产业资源,有效助推了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

产业融入,全面“链”接京津冀。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德州深谙产业发展的重要性,积极推动与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协同发展,如天衢新区积极承接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等高端产业;宁津县招引了阿诺达汽车零件制造等重点项目,打造面向京津冀鲁乃至全国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立足新时代,德州应进一步丰富合作形式,加强与京津冀地区的产业链合作,去年通过举办第八届(夏季)央企投资发展会议暨“融入京津冀国企德州行”活动,积极推进与河北雄安新区、北京市朝阳区等重点地区对接合作等方式,加速了京津冀地区产业落户德州,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科技创新,全面“融”入京津冀。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实施对接央企强企、科研院所、院士人才团队百日攻坚行动,开展“北接南融”专项行动,德州通过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仅去年,就转化京津冀科技成果21项,合作共建京津冀创新平台30个,德州(北京)协同创新中心吸纳15家科创机构,签约33个创新项目,数据背后彰显了德州一系列举措取得的实效。各级各部门应紧紧抓住京津冀丰富的科教资源,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出台更具吸引力的内容,引入更多科研团队和教育资源来到德州,为增创发展新优势注入更多智慧力量。

互联互通,全面“联”通京津冀。便捷的交通,是加强与京津冀地区合作交流的重要保障。与沧州、衡水共同签署交通运输高质量融合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京德高速任丘至德州段、京沪高铁辅助通道天津至潍坊铁路庆云段以及济南至宁津、庆云至章丘高速公路等项目有序稳步推进……德州以对接京津冀交通基础设施“硬联通”为基础,不断推进规则机制“软联通”,有效构建了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让区域联通性得到进一步提升,也为加快与京津冀地区合作交流奠定了基础。

人才兴德,全面“深”入京津冀。人才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引入京津冀地区人才上,德州先后出台“人才强市23条”“产才融合17条”“大学生兴德34条”和20多项配套细则,有效提升了人才政策竞争力。此外,德州更应主动“走出去”,通过举办京津冀地区高校招聘会、城市宣传推介活动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引才、爱才、留才的浓厚氛围,为德州发展注入更多人才“活水”。

借力京津冀,德州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化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与京津冀地区深入融合,成就城市发展的更多精彩。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