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兼修”引才来乡村振兴底气足

□胥爱珍

7月1日播出的央视财经频道《对话》特别节目《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山东省委书记林武解密山东乡村振兴的典型经验,从五级书记合力推进,到一二三产融合,再到调动各种资源齐参与,每一步实践,都有各行各业人才的支撑,正是有了较高的“含才量”,山东的乡村振兴之路才越走越宽广,面对未来也更有底气。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每一个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各类人才的“加持”。近年来,山东各地在引用育才上“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比如德州市平原县引来了“硕士农场主”,大胆使用新技术当上了“粮王”;济宁市泗水县创新推出“乡村振兴合伙人”,吸纳返乡入乡人员加入合伙人队伍。还有一大批田秀才、土专家在实践中“拔节成长”,田间地头“群英荟萃”,各类人才在乡村大舞台上挥洒汗水、施展才华,激活了乡村“一池活水”。

但不容忽视的是,随着乡村振兴的深入推进,现有的专业人才,仍难以满足发展需要,人才缺乏、人才难留的问题仍没有彻底解决,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农人”,仍是乡村振兴的“紧缺资源”。吸取成功经验,应对未来挑战,要让乡村真正成为“希望的田野”、人才的舞台,必须持续做到一手抓“开放引才”,一手抓“生态留才”,“内外兼修”,两手都要硬。

成长平台的高低、成长空间的大小,往往是人才选择去处的考量标准,乡村引才最重要的就是搭建聚才的良好平台和载体。以体制机制的创新,优化引才政策,畅通人才引进渠道,拿出实打实的引才诚意。以科学的产业发展链,打造有利于乡村人才尽其才、显其才、成其才的“成长链”,为人才提供发展机遇,增强乡村的吸引力。

人才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生态的竞争,乡村尤其如此。客观讲,眼下,有些乡村的生活、工作条件和大城市相比,还是差距不小,乡村留人重在留心。作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要用好“厚道齐鲁地美德山东人”在引才上独特的地域优势,用好“乡情”“乡愁”等乡村与人才链接的纽带,以才引才、借智招智,真正爱才惜才用好才,以“近者悦、远者来”的氛围,吸引更多“兴农人”共绘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新图景。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