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课程体系让党课更有“滋味”

□王鹏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上强调,党校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必须在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执政骨干队伍上积极作为,做好新时代的传道、授业、解惑工作,传好马克思主义真理之道,授好推动改革发展稳定之业,解好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所遇之惑。

党校肩负着教育党员、为党献策的重要职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也应顺应时代发展,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程,让党课更有“滋味”。

一是不拘教学形式,开展多样课堂。很多人一提起去党校学习,第一印象就是坐在教室,老师在台上照本宣科,学员在台下昏昏欲睡。党课的教学方式应打破原有固化思维,多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课程活动,比如圆桌课堂,大家围坐在一起讨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老师只作为引导者和主持人的角色,更多的是由学员自行去讲述和相互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授课老师把控全局,最后总结提升。党课的形式要把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以让人容易接受的方式传授给学员,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二是普通群众,也是授课老师。在党校学习,或者单位自己组织党课,往往都是请一些教授或者部门的主要领导来进行授课,其实群众才是最好的老师。发生在人民群众中的小事最能打动人心,尤其是在开展党性教育的时候,我们可以请一些老党员、退伍老兵和其他普通群众,听他们讲讲以前的革命历程、战争经历和生活变化,听一听最广大基层群众对我们党和国家这些年发展的亲身体验。最朴实无华的话语,更能打动人心,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党风廉政等教育,更应该密切联系群众,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

三是生产生活一线,也是党课课堂。北京市人社局劳动关系处副处长王林体验了一天做外卖小哥的感受,12小时送单只赚了41元,他累瘫在马路牙子上:“太委屈了,这个钱太不好挣了。”类似这样的活动,可以多开展一些,要真正让领导干部走进生产一线,体验一线工作人员的不易,才能更好了解群众需求,在以后的工作和制定相关政策时多为群众考虑。

新时代给我们提出了新要求,作为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更应该接地气,贴近人民群众,创新课程体系,制定更多符合时代的新课程,让广大党员干部在党校学习中不断成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夏津县委组织部)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