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山东大学 勇抓源头创新


  

□本报记者杨德林
  牵手山东大学,彰显政府担当。在蹲点采访期间,禹城市委、市政府与山东大学合作之深之广之密切,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山大共在禹城建成5个研发平台,常年有20余名博士、专家在禹城工作学习生活,形成了令人瞩目的“山大博士群”现象。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与山大合作建设高水平的科技研发平台、重点实验室,禹城找到了科技创新的源头,成功探索了科技成果、专利技术加速转化的新路子,让第一生产力加速走出实验室,走出了一条独特的科技创新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的“禹城路径”。
  解放思想,从源头抓创新。在实际的“双招双引”工作中,很多地方只注重引项目、资金、人才,很少直接引进重点实验室、科技研发平台。禹城注重从科技创新的源头抓起,大手笔、高水平推进与山大的合作,以引进重点实验室为突破口,效果显而易见:一是带来了最先进和最前沿的科技创新成果和产业发展信息,有利于从产业链微笑曲线的顶端进行突破,抢占产业竞争的制高点;二是吸引了大批高层次人才进驻禹城,形成了良好的“人才效应”,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培植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产业核心竞争力提供强大智力支持。
  着眼长远,积蓄发展动力和后劲。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尽快建成“富强、活力、幸福、美丽”的新时代现代化新德州,离不开科技创新战略深入实施。可以说,谁掌握了先进科技,谁就占据了区域发展竞争的主动权,禹城市委、市政府放眼长远,从2014年起就大力推进与山大的合作,一届接着一届干,合作的范围、层次不断提升,多年的坚持产生了良好的带动效应,又先后有齐鲁工业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等25家高校院所与之建立合作关系,实现了“双招双引”工作高质量推进,为禹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撑。
  打破“最后一公里”,让科技成果加快实现产业转化。禹城深化政产学研用合作,积极探索市场化、一体化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机制,建成了理想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中科禹享众创空间两大国家级孵化载体,形成了“需求研发+创业孵化+产业加速”的全链条服务载体,让大量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直接在禹城转化,有的发展成高新技术企业。
  总之,禹城的做法充分说明,实现高质量“双招双引”工作,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思维定式和常规,兴产业先引人才,引人才先建平台,建平台要与大院大所合作,高点定位,顶端突破,让更多的先进科技在德州开花结果,抢占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