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 迸发市场活力

优化营商环境,既是一场事关改革发展全局的攻坚战,更是一场考验执政能力和水平的持久战。 6月28日,我市召开优化营商环境集中攻坚动员大会,印发《关于持续深入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提出21条配套措施持续深入优化营商环境。市委、市政府把优化营商环境列为“一号改革工程”,将营商环境改善摆在最突出的位置,向全市发出优化营商环境的动员令。

优化营商环境无止境,没有最优只有更优。面对改革发展的新任务,要在优化营商环境上精益求精,在流程再造上再下实功夫,在治理藩篱上再啃硬骨头,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让良好的营商环境成为减小疫情影响的 “防波堤”,成为加速发展的“先手棋”。

优化企业开办服务,让办事更快捷、更简化。要以系统思维简政放权,按照“四最”要求,统筹推进简政放权全链条、各环节,实现服务效能整体最优。要以用户思维优化政务服务,坚持把用户思维贯穿于优化营商环境全过程,积极推动政务服务、项目落地提速、社会服务提质、服务品牌提升,千方百计为企业发展、群众办事增便利。以法治思维强化公平监管,着力加强高效联合监管、信用精准监管、依法依规监管,让市场活而有序。以融合思维打通数据堵点,坚持平台共建,推进数据共享,强化数据赋能,打破“信息孤岛”,拆除“数据烟囱”,抛弃“部门分割”,以数据融合应用驱动业务重塑和制度创新。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引入多元化市场主体,增加有效服务供给。

衡量一个地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当地企业发展情况最有说服力。各级各部门应针对企业需求和薄弱环节,在破障碍、增便利、善创新等举措上下功夫,以实际行动为企业减负护航。优化营商环境不仅是政策措施的优化,更是服务理念的转变,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服务软环境。善于在细小处做大文章,把每一项服务做好、把每一个问题解决好,形成良好的口碑,要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市场评价作为第一评价、企业感受作为第一感受。要坚持目标导向,强化系统思维,秉持改革精神、创新意识和服务观念,加快实现由行政化、跟随式向服务型、创新型转变,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有解思维,加快实现由串联式、“一对多”行政审批向并联式、“多对一”服务模式转变,全面展开整体攻坚行动,努力做到便民服务“快”、化解痛点堵点难点“实”、精准服务“优”、市场监管“准”。要坚持责任导向,强化法治思维,通过细化工作方案,依法依规化解,凝聚合力推进,坚持举一反三,加快实现由注重治标、考虑眼前向注重治本、有利长远转变,全速化解历史遗留问题。

优化营商环境,必须转变干部作风。缺乏良好的营商环境,原因往往是“官本位”思想在作祟。 “官本位”思想的一大表现,是没有平等意识,没有安商富商、久久为功的诚意。这种不良的政治生态必会扭曲经济生态,从而降低企业家的经营信心和投资热情。改善营商环境,先要建立起“亲”“清”政商关系,破除影响公平竞争的各种障碍,真正让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主导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从根子上纠正“官本位”思维,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防止成为寻租交换的筹码。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从政府角度讲,就是要厘清“为”与“不为”的界限,“公利”与“私利”的界限,要推出负面清单,同时也要做好正向激励。从企业角度讲,就是要转变思维,从“靠关系”向“靠本领”转变。健康的政商关系、良好的招商环境,深植于人的意识当中,如同诚信品德,既靠制度规范,也依赖教育养成,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努力。要加强组织领导,党政“一把手”亲自安排部署、亲自督查落实,分管领导具体抓、抓具体,具体到人、落实到岗,真正做到层层有责任、逐级抓落实。坚持协同推进,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加强督导考核,完善考核办法,发挥考核“指挥棒”“风向标”作用,用好督查“利剑”,加大追责惩戒力度。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参与度,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都是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

□张明昭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