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全球“大流行” “大行动”需要

新华社记者叶书宏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11日说,新冠肺炎疫情已具备全球大流行特征。这一宣布表明疫情严重程度的提升,意味着抗疫难度的升级,符合人们对当前全球疫情发展趋势的总体判断。各国亟需对此警示信号作出“紧急而积极的行动”,遏制新冠病毒的全球传播。

当前,全球114个国家和地区的确诊病例累计已超过11.8万例,疫情快速蔓延的同时呈现“一降一升”两种分化趋势:中国、新加坡等国的防控策略取得成效,但过去两周中国以外的确诊病例数增长了13倍,涉及国家和地区数增加了两倍,全球防控形势异常严峻。

病毒来势汹汹,疫情防控的全球共识正逐渐强化,但不同国家政府却呈现出不同的心态,有的面对现实,快速行动,检测、隔离、救治、“封城”、寻求国际合作,凡是有效的办法,用之不问出处;有的却迟疑不决,左右观望,惧股市动荡,怕影响选举,在疫情紧逼、民众压力之下被动应战,贻误了遏制疫情蔓延的良机。

宣布“大流行”,谭德塞这次使用了两个定语:“以前从未见过冠状病毒引发的大流行”和“以前也从未见过得到控制的大流行”,意在传递两重信息:一是未知病毒将带来巨大未知风险,各国需保持高度警惕;二是基于中国、新加坡等国的防控经验,只要措施及时得当,疫情完全可以遏制。

面对“大流行”,当务之急是采取果断行动,各国打好疫情防控的本土阻击战。受疫情影响国家应强化必要的排查、检测、治疗、隔离、追踪等措施,内防扩散,外防输入,对民众进行危机教育动员,构建应对疫情的全民共识。其他国家也应高度重视、未雨绸缪。

面对“大流行”,当务之急是加强国际合作,构建抗击疫情的全球统一战线。病毒无国界,无人能独善其身。各国应加强科研合作、分享信息和经验、构建联防联控网络、援助医疗条件薄弱国家,同时发挥好国际组织的协调作用,形成阻断病毒蔓延的全球合力。

面对“大流行”,当务之急是消除“门户之见”,以创新和学习提升全球抗疫的效率。谭德塞当天在推荐各国疫情防控战略时,专门提到了“创新”和“学习”。面对未知的病毒,唯有创新才能找到有效的防控途径,而学习的意义则在于各国互通有无,彼此借鉴,以开放心态增强人类整体“免疫力”。

中国疫情防控成效显著,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有益借鉴,这一点被世卫组织反复提及。但是,同样采取“封城”措施,一些西方媒体却对中国和意大利持双重标准,究其根源依然是意识形态偏见作祟。

病毒无情,人命关天。“大流行”亟需全球应对的“大行动”,同舟共济,携手加入这场全球“战疫”,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