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党建聚合力 强班子奔小康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全面小康就是空话。

根据市委组织部、市下派办要求,我们成立了第四轮市派第一书记德城区临时党支部,23位同志所属的19个部门,都与农业农村有直接联系,就像我们许多从农村考出来的同学、同事一样,对农村既不能说陌生,又不敢说熟悉,正如一本书中所说“回不去的故乡”,但却又有深深的眷恋和感情,同时也有着沉甸甸的责任感。我们的主要职责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基层党建。

经过紧张的集中培训后,2019年5月进驻社区(村),经过1个多月的进村入户、发放调查问卷、召开村“两委”班子座谈会、党员座谈会、村民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对社区(村)的基本情况有了较为充分的了解,面临不少急迫的问题。

缺乏产业支撑,村集体收入薄弱,青壮年劳动力少,村“两委”班子带领致富的能力不足。

面对目前这种无产业、缺资金、可用人员少的不利局面,我们临时党支部集思广益,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探讨工作思路和突破点,制定了“突出一个重点、利用三种资源、打好三大攻坚战”的工作思路。

“一个重点”即抓党建、强班子、带队伍。一个好的领导班子是乡村振兴等各项工作的关键。在充分调动利用现有班子积极性的基础上,要加大工作力度,吸引外出能人、高人回村领办创办产业、实业,并鼓励他们向党组织靠拢,条件较好的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培养、考察,条件成熟的发展为预备党员,尽快进入村“两委”班子,注入新鲜血液和活力。为此,要求每一位第一书记每年至少要发展1至2名预备党员。

“三种资源”即充分利用现有政策,紧紧依靠区、乡(镇)党委政府,紧紧依靠派出单位。目前,国家、省、市、县(区)出台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政策很多,但很分散,农业农村局、水利局、公路局等各个部门都有。但这些资源对村、社区干部来说,很难全面掌握。我们要求每一位第一书记无论干任何事情,都要积极向乡镇、派出单位汇报,多方沟通,争取最大的政策红利。

“三大攻坚战”就是村集体资产回收、党支部领办创办合作社推动土地流转、产业培植。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积极回收集体资产。目前黄河涯镇的漳卫新、赵虎的吕庄两个社区已取得成效。探索规模化经营,有的村已经实现突破,流转100亩至200亩土地,起到好的示范效应。

产业培植依然是工作的重中之重。产业培植有许多好的经验、模式可以借鉴,但难以照搬复制。我们参观了寿光市、禹城辛店镇等,因地制宜,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量力而行,稳妥推进,农村赔不起、农民伤不起,充分尊重他们的意愿,先试点,树典型,成功后再推开。目前赵虎镇小高店的农村观光综合体项目已规划实施,黄河涯镇耿李杨社区的中草药种植也初见成效。

围绕产业培植,帮每个社区(村)都找到一条发家致富的路子,争取用两年的时间,争取所驻村集体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社区集体收入10万元以上,努力打造乡村振兴的新样板,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交给的驻村任务。

□郭强(作者系市派第一书记德城区临时党支部书记、市工信局调研员)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