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人才优势 助力高质量发展

德州市政协科协科技界别活动组按照“面向高端、与服务大局结合,面向基层、与服务群众结合,面向需求、与委员建功结合”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科技和人才资源聚集优势,精准发力,主动作为,积极为德州市高质量发展添薪助力。科协科技界别委员都是科技工作者,专业优势突出。委员强化界别意识,切实当好界别“代言人”,在履职中实现“双岗建功”。

以服务界别民需为落脚点,用情履职。发挥界别作用,增强政协界别代表性,必须自觉站在界别的立场履职尽责,带着感情探索政协委员联系和服务界别群众的路径办法。乡村振兴是一盘大棋。市政协有农业、科技专长的委员扎根基层、联系群众,从科技助力精准脱贫入手,实施了“产业科技服务、定点帮扶示范、科学素质提升”三大行动,将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理念贯穿界别履职全过程,将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转化为群众能感受、能看见的具体工作。

实施产业科技服务行动。科协科技界别把指导发展特色产业作为脱贫致富的治本之策,作为开展界别工作的主攻方向。在全市范围内筛选农、林、渔、牧等方面科技专家90余名,与贫困村结成帮扶对子,每周到贫困村走访指导;印制各类科普宣传资料15万余份,解决种养殖方面问题近千个;与山东农科院等单位合作,在全市44个农技协挂牌科技信息服务站;加强与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省科普专家团的专家对接,组织高层次专家为德州市乡村振兴等工作提供智力支持。

实施定点帮扶示范行动。与省定贫困村禹城市莒镇董屯村结为对子,把它作为科技脱贫、产业脱贫的试点和突破口。探索村党支部指导下的“合作社+公司+农户”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先后建立富硒马铃薯种植协会、优质杂粮种植协会,带领村民发展现代化经营。积极稳妥推进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流转土地500亩,建设蔬菜大棚30个,种植紫麦、花生、马铃薯、西红柿等经济作物和蔬菜。指导支持董屯村延伸产业链,发展小麦深加工、非转基因花生油等副业。今年4月以来,根据新包村实际情况,利用科协科技界别技术优势和科协组织优势,组织土地流转,计划通过蔬菜种植等方式,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实现所包村庄带动周围村庄集体村民共同致富的目的。

实施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利用界别人才荟萃的优势,不定期举办科学种养殖培训、讲座,培养了一支1000余人的懂科技、有知识、会经营的农民致富带头人队伍。在全市省定贫困村安装425台数字科普扶贫终端,群众在家门口便可学习到丰富的科学种植养殖知识和生活常识。

以发挥界别优势为关键点,用智履职。界别履职的关键在于找准位置、发挥作用。科协科技界别发挥自身智力优势、利用全国智力资源,紧贴中心、面向高端,以帮助科技工作者成就事业、帮助企业得到发展为目的,探索了以“对接高层次学会、联系行业专家”为主要内容的“履职品牌”,搭建起院士专家与德州科技型企业联系的桥梁与平台。

主动走出去,搭建对接桥梁。科协科技界别围绕德州市纺织服装、现代农业等6大传统产业和装备制造、新材料等6大新兴产业,深入相关产业企业进行调研,摸清技术需求140多条、人才需求90多条。2018年3月,首次组织8家生物工程企业到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对接。许多技术难题当场解决,多家公司与学会建立了合作关系。今年,先后对接了6家国家级学会和3家省级学会,就引进人才、服务发展等方面取得合作效果。

积极引进来,搭建合作载体。在对接取得初步成果基础上,邀请院士、专家实地到德州考察调研、提出建议、指导发展。刘嘉麒、高德利、欧阳自远等8位院士,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等6个学会的专家先后到德州实地考察,走访企业30余家。今年6月,2019年中国(德州)食品生物技术高峰论坛在德州举办,74名食品生物技术领域高层次专家出席,其中院士1名、杰青6名。举办了德州市生物技术企业人才技术对接会,在德州学院设立了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德州)协同创新中心。

山东远大特材公司过去存在非晶带材宽度提升瓶颈、产品合格率低等多项技术难题。我们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雒建斌、山东省工程师协会会长赵国群团队深入企业开展技术对接,雒院士提出了原材料制备及制带机控制系统改进解决方案。雒院士先后4次派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团队与远大特材进行精准对接,将产品合格率从50%提高到70%,将非晶带材宽度从35mm提升至65mm,两项技术一年给企业增加效益近2000万元。促成山东省工程师协会和企业成立了德州市远大特种金属材料应用技术研究院。

增强内生动力,提升企业创新水平。承办山东省知识产权战略宣讲和专利应用工程师培训,培养本土应用工程师400余人,推进企业消化吸收再创新。推动中国科协科技信息产品推广应用子站在德州市设立,168家企业注册签约,免费使用专利信息资源库中的2500万条中欧美日韩等国内外专利信息,其中禹王集团、信谊制药、力厚化工等企业通过平台,新增直接经济效益5600万元,节约研发投入600万元,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专利198项。

□蔡文晓(作者系市科协主席)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