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数字政府 深化“放管服”改革

数字政府是撬动政府改革和建设的有效杠杆,能够对政府的权力运行、社会治理、公共服务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是推动“放管服”改革、实现流程再造的最佳手段。以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流程再造,重点需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简政放权对政府部门是一场流程再造的革命。“放管服”改革要想取得成功,就需要有一种强大的倒逼机制,数字政府建设无疑就是一种很好的选择。一是倒逼权力的规范运行。通过数字政府建设,加快推进权力在网上的全过程透明运行,管住权力的“任性”,革除与行政审批、行政许可相关联的权力寻租和不当利益,彻底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二是倒逼政务流程的再造。政务流程设计不科学、不合理是简政放权不彻底的原因之一。比如,投资领域审批时间虽然已经大幅压缩,但在内容、程序两个方面的设置还存在瑕疵,各种审批要件、程序、环节仍然繁多,企业上新项目还需要较长时间。数字化是推动标准化和科学化的有效手段,应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手段推动政务流程的优化再造,建立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和质量规范,推行“网上申报、信任在先、办结核验”的全流程网上办事模式,让行政审批、行政许可、商事登记更加便捷和高效。三是倒逼业务的协同。协同性不足是影响简政放权的一大障碍。如,政府部门政策不配套、行动不同步,群众办事证明多、证明难。这些问题都是部门各自为政、业务不协同造成的。协同化是数字政府建设的推进方法和实施路径,建设数字政府就要用数字技术打破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和数据壁垒,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应以建设数字政府为契机,改变诸侯式的衙门作风,彻底打破横亘在部门之间的壁垒,建立常态化的高效协同机制,形成推动简政放权的强大合力。

放管结合意味着“放”和“管”需要协同推进,在“放”上做减法的同时,还要在“管”上做加法。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和部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监管方式不科学、监管力度也不够,致使个别地方、个别领域乱象频发。目前,我国已经步入数字经济时代,海量主体参与市场竞争,线上线下融合成为发展常态,跨行业跨地区竞争日趋激烈,以事前审批为主的监管方式和依靠人力集中检查的监管手段已经无法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这就要求政府职能部门必须改变重审批、轻监管的思维模式,通过数字政府建设,建立以信用为核心的市场监管机制,并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升政府监管能力,形成符合数字经济发展特点的监管政策。一方面,利用区块链技术构建信用社会。区块链被喻为“信任的机器”,具有技术公开透明、可追踪不可篡改等特点,可以很好地解决社会交往中的信任构建难题。应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在政务管理中的应用,积极构建政府各职能部门的联盟链、政府面向民众的公有链,打造可信的政府数据共享开放平台,让“链上政府”成为信用社会建设的先驱者。同时,积极推动区块链技术在商品溯源、公益慈善、救助扶贫等领域的应用,让企业和群众“链上留痕”,为市场主体和普通大众建立不可篡改的信用记录。另一方面,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科学监管。建立大数据驱动的市场监管新机制,推动政府部门从主要依靠人力集中检查的监管方式向主要依靠数据统计、定量分析的监管方式转变,强化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运用,通过数据对比、分析和筛查,及时发现和查处违法的市场主体。突出抓好对数字经济平台型企业的监管,发挥四两拨千斤作用。搞好政府信息公开和数据开放,推动社会信息资源开放共享,提高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活动的透明度,努力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广泛参与的协同监管机制。

政府服务的方式方法只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当前,数字化已经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正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形成数字化生产、数字化生活。政府必须契合数字化的发展趋势,加快用互联网思维和数字技术武装自己,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一方面,为数字社会建设提供优质服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着力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供给能力,打造能够提供全方位网上服务的“不打烊”政府,不断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网上政务服务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教育、文化”,推进供电、供水、交通运输等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提高物联网技术应用水平,增加数字公共服务供给,为人民大众创造更好的数字化生活。从法律和文化入手,构建数字化社会的治理框架。另一方面,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认真研究数字政府建设工作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探索建立合理的规范和引导制度体系,解决好数据的安全性、真实性、有效性和标准化等关键问题,让数据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推动公共数据资源统一汇聚和依法有序向社会开放,鼓励公众和社会机构运用数据进行创新应用和增值利用,最大程度释放政府数据红利,带动数字经济发展。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机制,增强经济形势分析研判和行政决策的时效性、系统性及精准性,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引导社会预期,为创新创业者科学决策提供服务。

□陈晓强(作者系民进德州市委主委)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