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开核桃”精准招引

经济大发展,项目是支撑,招商是关键。当前,各地“双招双引”竞争日益激烈,劲往哪使?如何使劲?唯有“敲开核桃”,一业一策、专人专事,打好 “精准牌”,才能成为最后赢家。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度推进,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企业机构外迁加快,新机遇期来临,必须采取强有力的举措抓招引。但力气下得再大,如果方向、方法不对,高质量“双招双引”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招商引资贵在精准。是不是项目招来了、人才引来了,就万事大吉呢?并非这样。现实中,盲目招引带来的弊病并不鲜见,例如有些项目水土不服、有些人才无用武之地。 “双招双引”不是为了解一时之困。盲目招引的最终结果是 “一锅烩”,哪个产业也壮大不了,必须摒弃。

精准“双招双引”,要细分产业。威海市用拆解八千零部件的专业精神引来一个千亿元产业集群的故事,给了我们极大启示。面对打印机产业转型升级、产能外迁的巨大压力,威海市负责招商的同志把打印机拆开,形成七大系统、八千多个零件,梳理出110多家供应商,一家一家去谈,精准到部件的产业链招商,不仅成功让打印机巨头惠普落户,还吸引了众多零部件企业上门,最终带起千亿元产业集群。在我市,不少优势产业占有极大的国际或是国内市场份额,但做到一定程度后,却始终难以更上一层楼,如功能糖产业、中央空调产业等都是如此。这些产业在产业链、资金链、技术链等层面有大量具体问题需要突破。找准问题卡在哪里,明确自己需要什么。然后瞄准顶级企业、科研院所,下足功夫,精准“选资”,有针对性地引进项目、专家。通过延链补链强链,助力产业“线状”发展。在此基础上,形成产业集群,最终发展起“块状”经济。才能最终让产业实现质的飞跃。

精准“双招双引”,要让专业人做专业事。不论是前期分析定位产业,还是后期引项目、招人才,都要遵循这一准则。企业家身处产业一线,没有人比他们更清楚产业发展方向,没有人比他们更了解产业痛点,多听取吸纳企业家的意见,才能号准产业的“脉”,找准产业的“病”,从而“对症下药”,使“双招双引”方向、重点不致于“跑偏”。随着我市“双招双引”力度的不断加大,一批熟悉产业状况、熟谙招商之道的专业招商人才涌现出来。下一步,在做好专业机构招商的同时,要有意识地进一步提升我市招商团队的人员素质。招商中,目标出击是否精准、对接能否取得实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招商人员的产业认知度、谈判驾驭力。泛泛谈政策、讲优势,很难达到预期招商效果。要通过培训、外出学习等多种举措,让招商人员了解行业前沿领域,成为 “行家里手”,才能与项目方实现无障碍沟通,从而找到双方 “共同兴奋点”“利益交集区”,实现“双招双引”质效双升。

□邓静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