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次办好”成常态

□崔兴凯

目前,我市正在深入推进“一次办好”改革。 “一次办好”改革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优化营商环境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要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的难点、堵点、痛点,攻坚克难、久久为功,使“一次办好”改革真正落地生根,成为常态,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一次办好”改革是一场政府的自我革命,涉及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既不能各自为战、零敲碎打、关起门来搞改革,更不能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打着自己的“小九九”,放小不放大、放虚不放实、放责不放权,拖延时机、贻误改革。要自觉摒弃狭隘思想,树立“一盘棋”思维,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使各项改革相向而行,形成合力。
  以大数据、云计算等为标志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一次办好”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但目前来看,信息孤岛、数据烟囱已成为改革深入推进的短板之一。要发挥“互联网+政务服务”优势,加快补齐短板,构建统一的电子政务云,打破部门之间、上下层级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实时共享,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推进到今天,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担当。从近期曝光的问题看,有的窗口工作人员推诿扯皮,当太极高手;有的慵懒散漫,面对群众询问挤牙膏,问一点说一点;甚至还有的神龙见首不见尾,工作时间脱岗……凡此种种,本质上都是不担当不作为,是庸政懒政怠政。各级公职人员都要强化责任担当,涵养为民情怀,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为企业发展、群众办事提供“保姆式”服务,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的幸福指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要政治过硬,又要本领高强。面对大量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下放到基层的新形势,基层能不能接得住办得好已成为现实考验。如果不学习新知识、增强新本领,只能让群众无所适从、反复折腾,贻误的是企业宝贵的发展良机,损害的是群众的切身利益。要克服本领恐慌,补齐知识短板,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以过硬本领和专业素养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