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学上,老人有人管 于赵社区居民的舒心日子

    幸福德州的建设的目标追求,就是为了给人民创造出更加美好的生活,让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让老百姓有富足感、稳定感、成就感、舒适感、安全感、归属感。关于幸福的所有标准,在天衢街道于赵社区得到了实现。
日间照料中心让老人有地方玩了
    3月 20日,于赵社区便民服务大厅内聚满了人。“这是您老两口第一季度的2700元钱,您数数。”社区工作人员将一叠百元钞票双手递到老人手中,老人高兴得合不拢嘴。原来这天是社区老人领取 “养老金”的日子。
    于赵社区从2006年开始,每年给60岁以上的老年人定期发养老金,在每人每月发放150元养老金的基础上,逐年增加50元, 2013年80岁老人每月补助金达500元,60岁至79岁的老人每月400元。
    不仅如此,于赵社区还建起软硬件设施齐全的老年日间照料中心。 2000多平方米的楼房内,卫生保健室、休息室、餐厅等设施齐全,还安装有空调等设施,室内室外健身器材随处可见。社区内60岁以上老人,每月只需交纳百元,就可以白天在这里娱乐,一日三餐有人照顾。
    居民赵德芳是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常客。每天清晨,赵德芳和老伴儿一起到这里吃早饭。饭后,爱打麻将的老伴都要兴致勃勃地和老街坊搓上几把,而赵德芳则喜欢读书看报,偶尔和老伙计们推个牌九。 “如今吃穿不愁,邻里和谐,儿孙孝顺,社区还有这么多人陪着一起乐呵,这种生活就叫幸福。”赵德芳老人难掩激动地说。
家门口上班,挣钱顾家两不误
    “原来住平房,春天一刮风,窗户咣咣响,满屋尘土。现在住着120平方米的大房子,干净又舒服。这不我把老姐姐从村里接来,感受一下春暖花开的美景。”三和竹园小区63岁的高玉珍和邻居在公园谈论着生活的变迁。
    走进于赵社区三和竹园小区,楼群错落有致、小区内小桥流水,环境优美、老幼相安、邻里和谐。除了这种居住环境的明显改善,更让居民自豪的是,他们不需要为了生计而四处奔波,在家门口就可以工作、创业。
    两年前,在外工作的赵成立回到社区新成立的水泥搅拌站担任调度员,每月拿近4000元工资。他说: “原来的工作工资不高,而且离家有些远。现在家门口上班,工资不少,还能顾家。”赵成立的妻子在社区开了一家超市,孩子上高中,父母白天在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晚上回家。赵成立感慨: “因为社区有自己的产业,居民生活才无忧。”
借势社区发展,村民成功创业
    要说赵成立是家门口工作的典型,那么韩秋良则是一个创业典型。 13年前,韩秋良的父辈成立了一家小型水泥预制厂,多年来没有大起色。如今韩秋良的水泥预制厂迎来了发展良机。 “我的企业随着社区的壮大而不断成长的。如今我还在二屯镇建了新厂。”韩秋良说。
    居民的这种富足感来自于社区雄厚的经济基础,集体经济的雄厚实力成为打造幸福社区的牢固根基。
    2005年,天衢工业园的北扩东展战略为于赵社区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社区周边的坑塘、废弃地成了社区的致富优势,先后有6个小型招商园, 1个铝材市场,近6万平方米的厂房、车间在这片土地拔地而起。如今,包括元茂纺织、山东克代尔啤酒厂、山东格瑞德空调、国家粮食储配库、化肥储备库、棉花储备库在内的40余家企业入驻,社区年租金收入达到200多万元。
    如火如荼开展的 “两区同建”也为于赵社区吹来了发展的东风。以原废弃小学土地为基础,社区建设三和竹园小区,目前已交付使用22栋、近12万平方米。依托社区建设的机遇, 2010年,由集体控股、部分居民参股的股份制砖瓦厂建成,年利润达80余万元。
    如今社区居民中流传的顺口溜很能展示他们的喜悦:“水泥路修到村里头,汽车开到家门口,户户吃上自来水,家家住上小洋楼,出门就能逛超市,网络电视看不够。”
    “对于幸福,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幸福本身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现在绝大多数百姓不愁吃不愁穿,因此,在我眼里,有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百姓生活方能更安康,社区才能更和谐。”社区党支部书记赵广海这样诠释他的幸福观。
    □通讯员 谷博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