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口经济”助留守妇女增收致富

    临邑讯 (通讯员 赵晓静)“今天刚把那批手工活交出去,这不又领回一批,等交了货就又有1200多元的收入。”刚从镇上回来的刘小楼村村民刘桂莲高兴地对笔者说。近年来,翟家镇为进一步强化留守妇女的致富技能,充分发挥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立足实际,鼓励其发展小手工业、小种养殖业、小个体户等“门口经济”,增加了她们的家庭收入。


  小手工拓宽增收路

    “我今年38岁,上有老下有小,不能出去打工,没有技术又干不了技术活,以前就只能干点农活,现在在村口的电子厂不仅可以学个技术每月还能有1800多块钱来补贴家用,最重要的是不耽误家里的事。”家住赵家村的王庆红这样说。近年来,翟家镇制定优惠的创业政策及举办务实的创业培训,使一些小服装加工企业、小电子厂、小假发厂等迅速在家门口发展起来,手工成为留守妇女增收的新途径,早年只在田间地头忙活的妇女们,现在都进厂上班,成了村里的新风景。目前,该镇已有6家小电子厂、8家小服装加工厂、11家假发厂,解决了近500名像王庆红这样的农村留守妇女就业问题。

  小种养带来好生活

    “每次有这种培训我都是第一个来到咱文化大院,镇上给聘请的讲课老师讲得都很实用,而且还耐心的给咱解决遇到的问题,这不我今天就是带着问题来的。”翟家村村民郭兰香笑着说。去年,郭兰香吸收种植新知识,同时借助妇女小额贷款又新发展了6个食用菌大棚,收入可观。翟家镇是农业大镇,镇政府从实际情况出发,通过项目扶持、妇女小额贷款等,引导和鼓励留守妇女发展种养殖业。同时以宫家文化大院为阵地,聘请县畜牧局、农业局专家为广大留守妇女讲授种植、养殖、食用菌栽培等实用技术,切实提高她们的科技致富能力和创业就业能力。去年以来,全镇累计申请审批贷款120余户860余万元,已放贷72户580余万元,新发展种植、养殖等48户。

  小买卖迈开致富步

    “原来我就是靠种那几亩地来供孩子念书,日子过得很紧巴,自从开了这个馒头坊,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明年我还准备买辆那样的车呢。”王舒耀村村民王艳红指着街边停着的那辆奇瑞QQ和笔者聊开了。2010年初,王艳红通过镇政府举办的培训班学会了蒸馒头的技术,申请无息贷款8000元开了家馒头坊,每月能赚到2000多元钱。现在,翟家镇像王艳红这样学习致富技能的留守妇女有200多人。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翟家镇通过提供技术和无息贷款等方式,为妇女走出家门做买卖奠定基础。去年,翟家镇新增馒头坊、超市、理发店、裁缝店等小个体商业户28家。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