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声欢快一家亲

父子同乐,孙女伴舞。

  □胡月强
  “唱大戏”是俺家过年必备的一道娱乐大餐。2011年的春节因缺少了这道丰盛的大餐而过得索然无味,黯然失色。
    年逾七旬的父亲是一名退休教师,他精通韵律,酷爱戏曲,能唱会拉。我们家有很多乐器,二胡、京胡、月琴、笛子、口琴、竹箫、唢呐等十几种。在丝竹管弦的耳濡目染下,我和哥哥继承了父亲的衣钵,渐渐喜欢上了音律、戏曲。哥哥天资聪慧,吹拉弹奏样样精通,造诣最深的当属京胡演奏,现在他还是县京剧社的伴奏员;我虽说对乐器演奏不“感冒”,但对唱腔颇有悟性,尤其是对传统戏,生、旦、净皆能学唱。因此,逢年过节,家人聚在一起,“唱大戏”就成了我们家的重头戏,乐声笑声,声声悦耳。
    2010年的晚秋,年迈的父亲患了一场大病,险些撒手人寰,好在手术比较成功,濒临残破的家又重新团圆。春节来临,大病初愈的父亲面容清瘦,精神颓废,一下子苍老了许多,一家人也因此心情沉重,没有一点喜庆的气氛。年夜饭大家默默无语,吃得无滋无味,晚上不到八点就草草收场。没人理睬的胡琴孤零零地倚挂在墙壁的一隅,浑身落满了灰尘。少了琴声的除夕夜死气沉沉,黯淡无光。
    2012年的春节,经过一年多的调养,父亲的身体渐渐康健起来,一家人团团圆圆、高高兴兴,又恢复了往日过年的喜庆气氛。除夕之夜,一家人欢聚一堂,推杯换盏,互道平安,好不热闹。酒足饭饱后,父亲把被冷落了一年多的“老朋友”——胡琴请到客厅,哥哥面色凝重,若有所思,小心翼翼地掸了掸上面的灰尘。
    琴声响起来,“大戏”开场了。父亲操京胡,哥哥拉二胡,合奏了一曲悦耳动听的西皮《小开门》。京胡清脆,二胡浑厚,高低和鸣,父子配合得珠联璧合,韵味十足。哥哥家五岁的小孙女活泼可爱,煞有介事地随着音律的节拍跳起了舞,一家人乐得前仰后合。
    此情此景,我早已按捺不住,唱了马派的《淮河营》和老旦李派的《钓金龟》。“老爷爷唱,老爷爷唱……”鬼精灵的小孙女打起了父亲的主意。年迈的父亲也兴致大发,即兴唱了段麒派的《萧何月下追韩信》。当唱到最后一句“扬尘舞蹈见大王”时,猛一使劲差点假牙喷出来,引得一家人哄然大笑,把节日欢乐的气氛推向了高潮。这是患病后父亲首次开怀大唱,底气虽明显不足,但欢乐丝毫不减。
    被冷落了一年多的胡琴,在今年春节又重新焕发了青春。琴声悠悠,亲情浓浓,笑语朗朗,团团圆圆,幸福、祥和、快乐又重回到俺家。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