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董探花与他的儿孙进士

    清代中前期,平原县董路口村的董氏家族,祖孙三代接连金榜题名,成为鲁西北平原上声名显赫的“望家大族”。其祖辈董讷,考取的竟是探花,这在德州区域闻所未闻。他的儿子、孙子,后来也相继考取了进士。董氏家族前后兴盛六代、170余年,属于典型的文化世家、科举世家。民国《平原县志》记载该家庭的人物多达21人,收录其诗作59首。在平原县来说,可称作明清两代“第一家”。

从“探花”到“封疆大吏”的董讷

    董氏家族是明永乐年间由青州乐安县 (今广饶县),迁至平原城西北的董路口村。传至第八代,以农为业的家世得到彻底改变。八世中的董讷(? -1689),字兹重,号默庵,清康熙五年(1666)举人,康熙六年(1667)探花及第,是董氏家族中科第时间最早、名次和官职最高的一位。

    董讷具有雄才大略,为人严峻耿直,不善言笑,处事沉静果达,不以难易而回避屈服。历官中外,皆有显赫的名声。他在任礼部侍郎兼顺天府提督学政时,禁止送礼,拒绝受贿,使过去盛行的不正之风得到整肃。主持康熙二十四年(1685)会试,为朝廷录取了很多有真才实学的人。在任户部、吏部侍郎和都察院左都御史时,率领属员议论工作务持大体;厌恶读书人拉拢关系攀缘上升,上疏更改京闱分校体制;命令五城命案速结,不许株连;考核巡捕,清查虚冒;严密巡察,使盗贼尽失藏匿之所;定利息禁重债,抑富益贫,令豪势屏息;清理刑狱,对冤假错案多所平反。在出任两江总督期间,总管江苏、安徽和江西三省的军政事务,能激浊扬清,使兵民安定和睦。历来河工、屯田为淮、徐地区民害,董讷专门上奏皇帝予以罢免。江苏宿迁的百姓为其建有生祠。在以兵部侍郎衔任漕运总督时,设易知单,裁减船政厅官员,以杜绝克扣。运粮船只到达口岸,准许旗丁递交公文即验收放行。管粮官员抽查运载大米预查册内的新船,令旗丁当堂抽签,使需索营求之弊近绝。罢官归乡时,董讷曾立祖社、设祭田,施粥放赈。

    董讷奉旨接任两江总督时,正式官衔为“总督两江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操江、统辖南河事务”,是当朝九位最高级别的封疆大臣之一,总管江苏、安徽和江西三省的军民政务。康熙二十八年(1689)皇帝南巡,江南民众执香跪在董讷生祠前,请求皇上恩准董讷复官江南。后来,康熙皇帝见到董讷时说:“汝官江南惠及民,民为汝建小庙”,对其大加赞赏。死后赐祭葬,由皇帝特派礼部官员主持葬礼,官阶追加为正一品,入平原县乡贤祠。康熙四十一年(1702)南巡时,皇帝在德州会见了田雯、萧惟豫、孙勷、谢重辉和王士禛后,专门到平原探访董讷故居,亲书“眷念旧劳”四字条幅,令其子董思凝悬挂于墓门。董讷之妻郑氏,被封赠一品夫人。

    董讷的别墅先是在平原县城东门外路南,取名“士味园”,后是在城南约一里处的柳村新建的 “即园”。为保存康熙皇帝钦赐御书---《前赤壁赋》、《吟秋》绝句、《吟夜》律诗和“存戒”两个大字,在园内专门修建了“御书楼”。董讷一生著有《西台奏议》、《两江疏草》、《督漕疏草》、《柳村诗集》12卷、《华琯集》6卷。其中《柳村诗集》虽多咏园中胜景,但也偶有悯农怜商之作。县城内为其立有“探花坊”、“翰林学士坊”、“大司马坊”和“亚相坊”四座牌坊。

编写《大清律》与刚正执法的董思凝

    董讷的次子董思凝 (1663—1723),字养斋,号石帆,12岁就能作七言诗。康熙二十七年(1688)进士,候选中书,参与编写《大清律》;书成,历任吏部稽勋、验封、文选三司郎中;康熙三十五年(1696),以验封司员外郎,主持云南乡试,以最能“得人”闻名朝野。康熙四十年(1701),由于政绩突出正酝酿升迁时,而其父董讷病死在高家堰的治河寓所,董思凝只得扶柩归里,开始为父守制。康熙四十八年(1709)曾奉命视学三楚,临行前受到皇帝的亲切安慰,“尔居官好,朕所深悉,前去做好官”。他到达湖北后,当地的士子欢欣鼓舞,传前此云南董夫子今来吾楚督学矣。三年后的康熙五十一年(1712),岁末考评,他名列湖北籍官员的第一名。得旨加一等,遇就近缺出,即行补用。康熙六十一年(1722)冬,因口北道缺,便授直隶口北道尹;最后官至山西布政使司参议。

    董思凝在编律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对铨选的规章、制度、条例等,加以斟酌修改,处处慎重推敲,力求内容详备准确。在出任湖广提学佥事期间,因考核成绩优异晋级一等。在担任口北道尹时,针对宣镇兵饷从道库中领取时,要被库官克扣零头的陋规,董思凝力主加以纠正。当时口北一带兵民多以开采煤窑为主要经济来源,而煤窑又长期被旗人占为己有,没人敢管。董思凝将详情上奏,请求永远禁止,受到当地军民的长期拥戴。若干年后,董思凝的次子董元度,曾到过宣化,那里的父老乡亲还有追述煤窑事而潸然落泪者。

    董思凝是朝野上下有名的孝子。在母亲患病时,亲自熬汤尝药,早晚不离母亲病榻,多次亲手抠下母亲的宿便,其父董讷曾手书“真孝子”三字给他。同时,董思凝还是一位家乡观念厚重的豁达之士,史籍有董思凝捐谷在平原县城南关三义庙办义学的记载。平原境内为他立有“天官坊”和“学宪坊”。董思凝死后,葬于腰站镇郭北口村南1里处。著有《养斋集》、《海棠巢诗集》、《淮草行》、《滇行草》等书。

不恋官场恋文坛的董元度

    董讷的孙子董元度(1712-1787),字曲江,别号寄庐。乾隆十二年 (1747)举人,十七年(1752)进士。先任翰林院庶吉士,后外任江西安远县知县。一年后北归,任东昌府学教授。任教授10年后,以年老乞求还乡。董元度是才高八斗的人物,由于不恋官场而恋文坛,晚年生活十分凄凉,几乎是在贫困潦倒中离开的人世。

    董元度与清代大学士纪晓岚,德州名士宋弼、田同之、卢谦,江南名士王昶、袁枚、戴震、吴敬梓等皆为要好的朋友,与郑燮、金农、高凤翰等扬州八怪交往甚密,一生相互切磋诗文书画,留下许多趣文佳话。董元度在翰林院任职时,与刘墉、纪晓岚同为庶吉士,是性情相投的朋友,也是乾隆年间才华横溢的三位才子。纪晓岚在《戏赠曲江》诗中说董元度“疏狂全未减,落拓久无聊”,并称“爱尔如兄弟,结交三载余。每怜同寂寞,想与惜居诸”。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多次记述董元度所讲的狐怪故事,对董元度所坚持的“人到无求品自高”的淡泊处世的态度推崇备至。王昶曾云:“董元度性情洒脱,不喜欢受人约束。入翰林作官后,乞假南游,来往苏扬之间,寄居卢见曾官署中最久。他与我同住一处,每次推杯饮酒论诗,兴趣昂然不倦。乾隆五十五年(1790)冬天,我因进京见皇上路过保定,看他已精神疲倦,颓然老了。董元度仕途不顺,穷困而死,所以他的诗清婉中多感慨之作”。

    董元度长期生活在其姨夫卢见曾的幕府中,与当时东南文坛诸名士多有交往。卢见曾二次蒙冤后,他曾写诗为这位富有传奇人生的德州乡贤辨冤;作《闻雅雨卢丈葬有日矣述德抒情以当薤露》诗,其中两首云:

                         其一

清望才名五十秋,一官宦海几沉浮。

朱幡到处风盈袖,紫塞生还雪满头。

持节承恩重转运,抽簪退老已林邛。

研朱空衍义文易,数定天年不自由。

                         其二

平山客散选楼荒,小子亲承翰墨场。

千里清流争入海,片辞宏奖早升堂。

春风拂座无寒士,官阁摊书发古香。

为问邗江风雅席,谁堪俎豆配渔洋。

   他的诗,诗句清新,情感深切,回忆了卢见曾的清正官声和他被诬出塞的经历,回忆卢见曾主持扬州文坛十余年,皆能平易近人,终成一代文坛盟主,为后人所怀念。卢见曾第二次入狱后,极少有友人再在诗中提到他,大都有避嫌之意。董元度的这首诗,则从卢见曾的品行、政绩、文风等各个方面对他高度赞扬,诗人的高尚品格也可以从中略见一斑。

     董元度对故乡感情很深,他在《假后寄故园兄弟》中曰:“吾庐回首白云深,马颊河干有杜林。寸草频年霜露感,尺书远道弟兄心。对床夜雨怀坡颍,策仗各山负向禽。补被一肩书数卷,漫从车笠较升沈”。在他的《夜雨读朱太史次筠李上舍蟠木联句见示诗慨然感赋》中,甚至对所隶属的济南府都大加赞赏。如“吾乡名士多,山川倍清淑。佛慧数峰青,明湖半城缘”。董元度还参与了卢见曾《国朝山左诗抄》和宋弼《山左明诗抄》两书的征稿与编辑,为山东文学史以及山东明清史留下宝贵的历史资料。从这点上看,他对家乡山东的贡献也是很大的。

     宋弼在他的《州城余闻》中记有《董元度与萧廷楠论外祖》一节,说萧侍读女适平原董副使思凝,一子娶田司农(田雯)女。他日,两甥(董元度、萧廷楠)共论人物,萧云:“吾乡必司农(田雯)第一流”。董曰:“故当是第二流”。萧争之甚力。良久,董元度不慌不忙地说“汝外祖不如吾外祖”。由此,可看出董元度所具有幽默与机敏程度。

    董元度口吃而心达,面貌谦逊而精神旺盛,性格平易而言语婉转和谐。禀承家学,自少年时期就擅长春柳诗。70岁时仍两目炯炯,谈论、丰采和壮年时一样。诗兴所至,挥笔成篇,诗名享誉海内。 1979年1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聊斋志异》,在题序中有其词《调寄贺新凉》一阕。著有《旧雨草堂集》8卷,刻印于乾隆四十三年 (1778),末尾附有词作12阕。广西桂林胡德林为之作序云:“曲江之诗和平尔雅,不为浮艳之态,亦无钧章棘句之习。大抵根植于义山(李商隐),而归宿于放翁(陆游),间作长短句,含宫嚼征老而不衰”。江西南昌万廷之作的序亦云:“寄庐性情平易,其言谐婉,尤长于七律,故集所录较体为多”。《蒲褐山房诗说》讲,董元度因做官不顺利,深有怀才不遇之感,“故其诗清婉中多感慨之作”。这些议论,应该说是对他诗作的中肯评价.董元度之后,平原董氏家族一直到十二世中,仍然出过不少官员和有成就的文化名人,但他们与其祖辈相比则大有逊色;十二世之后,这个家族又重新回到了平民行列。与一般家族不同的是,他们家族曾经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而已。

□张明福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