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鸽子何以“飞”全国

    养殖业准入门槛低、收效快,而真要做大却比较难。禹城市的滕连勇敢于攻坚破难,6年时间,将肉鸽养殖产业做大做强,进入全国前三——
    从上世纪80年代始国内肉鸽养殖就形成了规模,但历经30年却没有出现迅猛发展的势头,很多养殖户的效益并不好,有的甚至损失很大。而禹城市华东巨星鸽业科技有限公司经理滕连勇,却在6年时间里,将养鸽业发展成日销万余只、存栏22万只的大型养鸽基地。他是如何在这一行业里拼搏,将事业做大做强的呢? 10月20日上午,记者带着这一疑问深入滕连勇的养鸽基地探访。
    “鸽舍3天之内务必完工,一定要抓紧时间。 ”还未走进滕连勇的办公室,便听到他打电话催促工期。“这批增孵种蛋再有5天就破壳了,必须提前将鸽舍修好。 ”他解释说。
    华东巨星鸽业科技有限公司占地百余亩,几十间鸽舍养殖着不同生长期的肉鸽。“这间鸽舍刚被清空出来,5000多只鸽子傍晚就能运抵上海市场了,仅这一批就赚了1.5万元。鸽舍清扫和消毒后下一批立即入笼。 ”滕连勇指着一间空鸽舍说。当被问及是如何破难前行发展事业的,他向记者讲起了养鸽之道。

“养殖业拼的是耐力”

    一枚4.4元的肉鸽种蛋经孵化和养殖后能卖到10多元钱,日销量1万余只……从这些数据来看,滕连勇的养鸽事业可谓风生水起。 “我也是经历过一次次的失败才有了今天,养殖拼得就是耐力,只要坚持和努力定能成功。 ”滕连勇深有体会地说。
    其实,今年只有37岁的滕连勇与鸽子结缘已25年,当初他正在上学,从看见第一只鸽子,便喜欢上了这个小生灵。
    2005年6月,有了些积蓄的滕连勇投资3万元建起鸽舍,买来200对种鸽开始了肉鸽养殖。
    爱好是一回事,但当成事业来经营却并不简单。滕连勇刚养殖了1个多月,鸽子“队伍”不但没有扩大,却开始出现死亡。“是鸽舍温度过高还是饲料有问题? ”为了弄清原因,他在鸽舍一蹲就是五六个小时。一天夜里,他翻来覆去睡不着,起身来到鸽舍,眼前的情形差点让他晕倒,200多对种鸽死得还剩十几对,这十几对也奄奄一息。这次损失还不是最大的,2007年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病毒传染,死掉的鸽子堆得有2米宽、半米高、20多米长,光清理死鸽就运了十几车。养鸽2年来赔了150多万元,很多亲朋都劝他放弃,但倔强的他却说:“养殖靠的是耐力,虽然我损失了150万元,但我却了解了肉鸽的生活习性和生长特点,有了养殖经验。 ”
    2008年,滕连勇开始大规模肉鸽养殖,他终于靠耐力跑进了肉鸽养殖规模全国前三,更令他感到骄傲的是他们生产的乳鸽产品去年成为世博会民营企业联合馆 “闪耀世博,寻找地表”活动的入选企业。

“规模化发展孵化技术是关键”

    养殖业技术很关键,一有“风吹草动”就有可能让你从峰顶跌倒谷底。经历了多次挫折的滕连勇对此感悟颇深。在一次鸽子莫名其妙地死亡时,他结识了山东农业大学的常维新教授,此后二人便成了朋友。
    “现在仅禹城市便有肉鸽养殖户200余家,稍具规模的有50余家。为什么难以规模化发展?孵化技术是关键。 ”随同记者采访的禹城市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晓辉介绍说,鸽子是种晚成鸟,喂养时具有哺乳动物的特质,孵化出的鸽子都要靠母鸽喂食,孵化率非常低,因此用传统的模式进行孵化和养殖,95%的企业要亏损。
    为了攻克人工饲养的难关,滕连勇又一次找到了常维新,让他帮忙检测乳鸽的食物营养成分,以便据此生产幼鸽乳料。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2年半的努力,滕连勇终于研制出针对鸽子不同生长时期的饲料。
    种蛋的孵化率一般在70%左右,这已经是业内最高标准。如果能多孵化出一枚便能节省4元多的成本,能否通过技术改造提升种蛋孵化率呢?经过一次次的研究,滕连勇发现孵化器显示的温度与孵化箱内部温度有一定温差,只有内部温度达到标准才是最适宜的温度。如果改善翻蛋次数,那样是否能促进鸽子胚胎发育期间吸收营养,进而提高成活率呢?经过潜心研究,他终于将孵化率提升到84%,仅此一项每年便可创造40余万元的价值。如今他的鸽乳料配方技术已获得国家专利授权,鸽蛋孵化技术也已申请国家专利。
    改进饲料配方、改造鸽舍结构到改变喂养模式,滕连勇养殖事业的发展史可以说是一个技改史。如今,种蛋经过18天的孵化后即可人工喂养,喂养25天即可上市。 “养殖业是最要求技术的行业,而只有经过自己认真地学才能掌握到最核心的技术。 ”滕连勇总结说。

“特色养殖需特色营销”

    小规模养殖抵御风险的能力小,销路难以保障,常常采取降价销售手段,造成市场价格波动,从而影响养殖基地的收入。如何才能在壮大公司实力的同时也带动地域的产业经济呢?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滕连勇选择了合作社式经营模式,他为养殖户提供种鸽,再购买他们的种蛋,然后统一孵化、喂养和销售。这一方法的推出,不仅稳住了蛋源、提升了自己的龙头地位,分散养殖户也得到了技术和销售支持,同时还增加了一份打工收入,双方均大受益。
    一天销售一万只鸽子,且市场已覆盖到全国各地。滕连勇的公司并没有专业的业务员,他是如何做到这一步的? “特色养殖需要特色营销”,这便是滕连勇的“秘诀”。
    根据鸽子是特色养殖商品的特点,滕连勇选择了网络营销这一方式,通过在知名网站注册域名、建立链接,使消费者一打开网络便会了解到他的相关信息,洽谈成功后也是通过银行汇款和物流配送等方式送货。因为减少了很多中间环节,也使双方有了更多的收益。 “虽然我有这么多客户,但我们从来没见过面,我销售凭借的就是网络订货和客户间的口口相传。 ”
    如今滕连勇又开始扩建厂房,计划增加肉鸽食品开发,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养殖附加值。□本报记者 张志宁 本报通讯员 邢飞飞 杨迎忠 李玉荣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