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份好人之星 樊德祥 禹城市莒镇小樊村村民

樊德祥,男,汉族,1965年11月出生,山东德州禹城市莒镇小樊村人,群众,小樊村务农。自记事起,樊德祥就牢记母亲的一句话:“不管到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那两位烈士!”彼时尚年幼的他,还不曾真正理解这话的分量,直到长大后了解了历史,“不能忘记”四个字,成为他生命中牢固的印记。多年来,他带着对母亲的承诺,不负初心,把两位烈士当作亲人守护下去。

初心守护先烈,精神薪火相传

莒镇地处禹城、齐河、茌平和高唐等4个县(市)的交界地带,在抗战最艰苦的年代,以莒镇为中心的齐禹抗日根据地在当时是山东军区通往冀鲁豫之鲁西军区的咽喉要道。

1944年,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两位战士在与日寇战斗时,为保护群众转移而英勇牺牲,长眠于禹城市莒镇小樊村。虽然不知道他们的姓名,但张秀英(时年21岁)被两位烈士舍生取义、保家卫国的精神所感动,将他们妥善安葬。因两位烈士的埋骨地点距离村民樊德祥家最近,张秀英就带领樊德祥兄妹4人,自觉担负起守护坟墓、祭奠英灵的责任。这一守,便是八十载。

“是先烈的牺牲,换来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我们子子孙孙都不能忘记他们。”

作为排行最小的子女,樊德祥跟随母亲的时日最长,听母亲讲述无名烈士的事迹最多,对两位无名烈士的感情羁绊也是最重。农忙之余,樊德祥都会主动陪伴母亲,前去烈士墓前拔草填土、修葺坟头。每年清明节,樊德祥都会组织“村小”的学生,到两位烈士墓前鞠躬缅怀、行礼祭奠。

军爱民,始终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穿越时空,革命英烈立起一个个精神路标。樊德祥与母亲的接力守护下,两位烈士的坟墓从未有一日荒芜废弃,两位烈士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也在莒镇小樊村口耳相传。在樊德祥的感召下,多年来,小樊村其他村民也自发为烈士扫墓,将无名烈士当做亲人来祭奠。

缅怀革命先烈 信守承诺使命

如火似血的映山红,一如烈士燃烧的生命。

“两位战士牺牲的时候,也就是十六七岁,还是个半大孩子呢!我记得,我们埋他俩的时候,他们身上什么证物也没有,每人只有个啃了一半的窝头——这么多年了,他俩肯定也怕孤单没趣,咱们活着的人啊,就时常去坟前里,陪他们说说话!”每次母子俩从两位烈士墓前回家,张秀英总要给樊德祥嘱咐一遍。

随着张秀英年纪越来越大,腿脚也越发不利索,樊德祥便接过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闲暇之余就去墓前陪两位烈士聊聊天、说说话,每年去了多少次,他自己也记不清了。

一句承诺,一生守护。2022年,樊德祥母亲弥留之际还牵挂着两位无名烈士,不断叮嘱樊德祥:“两位烈士就是咱的亲人,我不在了,你也要一直管下去!”

张秀英临终前的最后一句叮嘱,也成为盛开樊德祥心底的“映山红”。悲痛之余,樊德祥更是牢牢记着母亲的遗愿,将两位烈士当成自己的家人一样看待,没有一天忘记从母亲手中接过的责任。每逢假期,在外工作的子女回来,樊德祥总会带着他们去两位烈士墓前拜祭缅怀,给两位烈士聊聊家庭近况,寄托哀思。逢年过节吃团圆饭的时候,樊德祥也会在家中多摆上两副碗筷,给年幼的孙子村女讲讲两位烈士的故事,以此教育后辈们感恩先烈,铭记历史。

弘扬英烈荣光 传承民族精神

青山不老,精神长存。2023年,小樊村被列入规划将进行搬迁,两位无名烈士的归处成了樊德祥最牵挂的事。经过镇、村与禹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系,最后的决定是:将两位烈士迁葬至禹城市革命烈士陵园,让无名烈士的英灵“归队”。

6月23日上午,禹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和莒镇举行了庄严的无名烈士迁葬仪式。小樊村全村百余口村民,含着热泪自发为烈士送别。“烈士有新‘家’了,我们也就放心了。以后,我还是回去烈士陵园常常看望他们,继续陪他们说说话——这支红色革命的接力棒,我会一直守护好,传下去!”。在母子两代人80载接力守护下,两名无名烈士的陵前松柏常青,花草如锦。两代人义务守护烈士陵园,在樊德祥事迹的感召下,铭记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浓厚氛围在禹城当地蔚然成风。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