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大运河“遇见”最好的时代

□石少军

成立大运河手造联盟,诚邀运河沿线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共襄盛事……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德州)论坛的成功举办,掀开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新篇章。

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文化日益繁荣昌盛的当下,我们迎来了一个最好的时代,千年大运河同样“遇见”最好的时代。

千年大运河,推动经济发展、文化传播、社会变革,曾在古代中国的南北交流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创新意识和伟大智慧,形成了别具特色的运河文化。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本次论坛及平行活动的举办,就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保护重要指示精神,高质量推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规划建设,保护好、利用好大运河德州段原真古貌。为此,德州将投资上千亿元,实施黄河、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贯通工程,建设德之韵运河博物馆群,大力推进运河德州段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打造“一廊六片”文化景观带,擦亮“大德之州、好运之河”城市新名片。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我们要以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精神,将运河文化资源“挖”出来,让运河形象“活”起来,以更强的影响力、吸引力、竞争力,提升文化软实力,放大城市的比较优势,增强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在大运河文化传承、大运河保护与开发利用上,要科学谋划,统筹全局,相互借鉴,守正创新。要学习借鉴其他城市关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及利用的做法,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社会生活的延续性;完善大运河保护管理机制,积极发挥大运河遗产在水利、生态与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利用区块链、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为公众提供一个便捷、智能、多元、不受时空限制又能全面了解学习和探索大运河文化的广阔平台。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