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儿女返程老人患上“心病”

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刘畅

春节期间,子女们像燕子归巢一样飞回老人身边,节后又纷纷“飞走”,留下孤独的老人。这个时候,很多老年人会出现心情沮丧、烦躁失眠等症状,俗称“节后空巢综合征”。

案例:子女节后返程,老人茶饭不思

“孩子们一离开,家里突然从热热闹闹变得冷冷清清,心里越想越难受,夜里睡不着觉,甚至想哭。”随着春节假期结束,女儿和女婿返回上海工作,赵女士便患上“心病”,连续几天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对于赵女士来说,今年有些特别,这是她退休后的第一年,也是女儿出嫁后的第一年。春节女儿和女婿回家后,她将所有精力都用在照顾孩子们的饮食上,每天早早起床便忙在灶台旁,煎鱼、炸肉、炖汤……每日三餐变着花样做。“你们平时工作忙,吃饭总是凑合,到家了还不好好补补营养,身体怎么吃得消?”每每孩子们体恤她太辛苦,她总是这样叮嘱,虽然从早忙到晚,但她总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晚上睡觉也特别踏实。

“我们家就一个女儿,女婿也孝顺。假期,他们大部分时间都用于陪伴我们。”赵女士说,他们一起去商场购物,也会窝在家里看一部电影,女儿会向她诉说工作中的趣事和烦恼。如今回忆起来,依然让她感到温暖,但又有些分离后的抽离感。

假期有限,孩子们是大年初八返程的。临行前一天,赵女士包好了各种馅的包子,冻好后塞进女儿的行李箱,提前卤好的牛肉也抽了真空,希望孩子们在忙碌的工作间隙能吃上一顿有营养的饭。

她知道,这一别,下次再见面就到国庆节了。

分析:生活单调让老人空巢又空心

“春节过后,从热闹喜悦到寂寞冷清,老年人的孤独感被放大,会产生失落和空虚感,空巢又空心,这就是所谓的‘空巢综合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韩明芳介绍,家庭氛围的变化和落差,让很多老人一时难以适应,尤其是年后这段时间,正是孤独感被放大的阶段,也是老年人心理问题高发的一个时段。

这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变化。但如果老人的空巢情绪迟迟得不到解决,则会加速他们精神上的衰老和思维能力、判断能力的衰退,甚至会诱发老年性抑郁症和心理疾病。

之所以会出现节后“空巢综合征”,首先是因为老人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分离焦虑。春节时,一家团聚,其乐融融。节后,孩子们纷纷离家,老人难免有心理落差。其次,跟老人本身的性格和自身心理状态有关,如自卑、缺乏社交技巧等。同样是节后与孩子分离,有的老人表现出“空巢综合征”的症状,而有的则不会。这与生活状态有关,如果老人的生活比较丰富多彩,就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建议:发掘生活乐趣,找到自我追求

当我们抱怨儿女不在身边,自己成为空巢老人时,要明白,空巢,不是我们晚年生活悲剧的根源,一个人的晚年是否幸福,在于我们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生活。

不要将养老寄托在儿女身上,更要避免将儿女视为全部精神寄托。如今许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当他们长大,很难保证都能在父母身边生活。作为父母,要提前做好养老规划,要在独处中为自己寻找快乐,让晚年生活精彩起来。

韩明芳建议,老年人要积极调整,恢复以往的作息和生活节奏,可根据个人身体实际情况,多培养兴趣爱好,可选择到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参加感兴趣的活动。这样,一方面能够让自己的精神有所寄托,缓解“空巢”带来的孤独与失落,减少老年心理问题的出现。另一方面还能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做到“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想要缓解节后焦虑,平时多沟通也是很重要的一点。作为儿女,应该在节后多关心老人,离家不远的孩子常回家看看,或是多打电话跟老人聊聊天,也可以多创造机会让老人与孙辈的小孩互动,帮助老人排解心中的孤独,有时一句随口的问候就能让老人的心中备感温暖。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