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云文明实践家庭站拓出乡村振兴路

——“指尖”话文明“编织”致富经

德州新闻网讯(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张祺媛通讯员马新磊李雪梅)

近日,记者走进庆云县严务乡黄邱新村文明实践家庭站范淑云家看到:几位大姐将浸染过的棒皮、麦秸草编织出各种形态,嘴上唠着村里移风易俗的新鲜事。屋内淡淡的香草味沁人心脾,墙上挂满了各种草编饰品,样式新颖,做工精巧。

范淑云是村里有名的“手艺人”,也是严务乡黄邱新村党总支成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她平时积极参加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待人热情、乐于助人,又热心公益事业。好多村民都喜欢来她家里坐坐。从小心灵手巧的她,2019年赴烟台市芝罘区学习了手工编织手艺。学成归来后,她定期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一些编织特色活动,家中专门配备了小方桌、小马扎等,免费教授群众编织手艺。今年,她家被认定为全县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家庭站”。

“编织草饰品需要就地取材,不同的植物原料,呈现出的风格也大不相同。”在范淑云家,几位大姐正耐心地学习草编技艺。一把棒皮,一撮麦秸,上下挑掐,编织缠绕。不一会儿,在范淑云的指尖下就多出了一条提包带。“俺们农闲的时候在家没事,就到范姐家庭站里学草编。大伙儿不但能学到一门手艺,还能唠唠家长里短,讲好人好事,论善恶美丑,晒家风家训。”严务乡小武村村民刘桂珍说。如今,范淑云家庭站变成了村民们的精神充电站,成为黄邱新村的“人气场所”。

精神富足,拉动物质提档。“村民们学会了草编后就可以自己在家接单,啥活也不耽误,还能增加一份收入。”严务乡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李聪说。范淑云不但教会了大家编手提包、收纳篮、花瓶、工艺盘、蒲扇等各种各样造型精美、实用性强的工艺品,还通过线上渠道把村民们的草编销往北京、天津、广州等各大城市的工艺品公司,带头开拓出一条“巧手”致富路。

今年以来,庆云县紧密结合基层实际,积极推动文明实践阵地建设,坚持科学布局,以教师、医生、乡贤、党员干部、“五老”人员、星级文明户等志愿者家庭为主体,探索建设文明实践家庭站,坚持正向引导,探索各项激励机制,提高服务群众热情和水平,坚持精准定位,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开展家庭志愿服务活动,激发基层精神文明建设新活力。

“截至目前,庆云县建成文明实践家庭站685个、入驻志愿者2600余名。家庭站逐渐成为群众致富站、乡村振兴站、邻里和谐站,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的‘一米’。”庆云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胡志强说。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