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津: “心心相融”结出文明实践硕果

宁津坚持两个中心一起建,深度参与社会治理——“心心相融”结出文明实践硕果

文明实践演出

宁津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航拍

志愿者为老人免费理发

者愿者指导孩子在“红色书吧”读书

志愿者展示传统技艺

蓝天救援队队员(右)普及急救知识

□本报记者张明昭本报通讯员张兆坤杨瑞

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的重要载体。宁津县围绕建阵地融平台、建机制融理念、建品牌融功能的模式推动两个中心空间互联、云端互通、阵地互动、机制互补、人员互助、流程互促、资源互享、内容互融、功能互生,形成共享一空间、共建一矩阵、织密一张网、共促一体化的良好格局。

建阵地融平台搭建线上线下“一朵云”

融合的切入点是阵地融合,一体化设计、一体化部署、一体化推进。宁津将融媒中心智慧宁津手机客户端打造为两个中心共用的线上传播平台,同时共用县、镇街、村三级线下阵地资源,推动两个中心线上线下平台联动,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

具体说来,宁津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突出“展陈”和“实践”功能,宁津县融媒体中心突出“生产”和“传播”功能。融媒体中心生产的新闻、图片、新媒体交互产品等通过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场所开展线下展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的系列活动通过融媒体中心进行更大范围的传播,在阵地融合中推进工作整合,实现放大效应。

“两个中心一起建,不仅提高了我管理志愿者队伍、服务群众的能力,还提高了我的新闻写作能力。”7月20日,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指导中心张乐说,“我有机会和融媒体的编辑记者一道接受专业的新闻业务培训,和他们一样有了向智慧宁津手机客户端、‘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传送稿件的权限,我的稿件还登上了省级和国家级主流媒体。”宁津县两个中心实现云端互通,共建共享智慧宁津手机客户端这一技术平台,许多和张乐一样优秀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成为宁津县融媒体中心的编外记者,他们发回很多鲜活的基层活动,为群众提供接地气、带露珠的新闻报道。

日前,宁津县融媒体中心专题创作部主任徐新赟到柴胡店镇崔杨村开展垃圾分类公益宣传活动。“老百姓一听我们是记者,都愿意和我们拉拉呱,还给我们推荐了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废物利用的环保家庭,我们准备采访环保家庭做一期电视节目。”徐新赟高兴地说,“参与志愿活动,和老百姓之间的距离近了、素材丰富了、稿子更鲜活了。”

5月18日,宁津县融媒体中心杜集镇分中心成立,办公地点设在杜集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王建清被任命为融媒体分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主任。按照宁津县两个中心一起建的要求,王建清制定实践站所建设指标,将融媒体中心产品展示、平台二维码推广等纳入建设标准,在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的同时,拓展了融媒体中心基层覆盖范围。同时,杜集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辖区内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纳入智慧宁津手机客户端,实现实践活动在线调度、监控、传播、测评,并在智慧宁津手机客户端上开展优秀文明实践站(所)评选,以“线上流量”推动“线下实效”。

建机制融理念推动深度融合“一盘棋”

融合的着力点在于两个中心优势互补,解决基层宣传思想工作“最后一米”的短板。宁津县通过机制互补、打破双方工作壁垒,人员互助、增强双方工作黏性,流程互促、提升双方工作实效等,打造两个中心“一个大脑”加“三头六臂”的闭环工作机制,实现“你中有我、你就是我”的融合效果。

宁津县成立两个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和联席会议机制,制定两个中心重点工作项目清单,同时以考核为指挥棒建立共同的工作目标,将智慧宁津手机客户端推广量、日活量、上稿量作为对县、镇街、村三级文明实践场所的考核内容。

通过联席会、策划会、轮岗交流、集体培训等,使两个中心工作人员紧密联系、多向互动、灵活组合、协同运作。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人员帮助融媒体中心的编辑记者了解文明实践每周、每月、每个季度的活动开展情况,融媒体中心则将文明实践报道作为规定动作,增强双方工作关联度。

“每天8点到8点30分,利用上班前半个小时抓住大家‘在路上’的时间开展宣讲直播,方便大家整合碎片化时间学习。”每天8点,打开智慧宁津手机客户端后台系统,通过智慧宁津手机客户端“‘津’讲时刻”栏目开展直播,是宁津县文化艺术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李美丽每天的“功课”。两个中心平台互联互通,整合城区户外大屏、电梯广告屏、公交车载屏和农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广播打造“智屏融合”项目,围绕传播效能组织活动,围绕群众需求开展宣传,围绕数据反馈改善工作,让李美丽和其他宣讲员的声音,在城区、农村同时响起,打破了时间、空间限制,让理论宣传、知识科普等融入日常、学在经常,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人气、温度与融媒体中心流量、热度优势互补、互为带动,推动工作实现效益倍增。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线下推出“农民工维权”“慈善救助”等一系列志愿服务项目,融媒体中心线上按节点开展好新闻报道,把基层的好典型、好声音采访上来、传播出去。在两个中心的共同努力下,宁津县“星光助残”志愿项目推出的免费为重症残疾人上门拍照、评残、办证、送证等做法,得到了市委主要领导批示。

建品牌融功能织密服务群众“一张网”

融合的落脚点是目标一致、方向一致,让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宁津县叫响“两个中心一起建”品牌,围绕“引导群众、服务群众”这一个宗旨,实现各种资源、要素有效整合,逐步将两个中心建设成为主流舆论放大地、民情民意集纳地、城市文明展示地、服务群众连接地。

宁津县两个中心内容互融,发挥好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作用,让党的声音“下得去”、基层好故事“上得来”,壮大主流舆论阵地。

宁城街道“暖蜂驿站”,除了配有图书角、医疗箱,还有微波炉、饮水机等,为户外劳动者打造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饮水、急可如厕、累可歇脚、伤可用药的温暖小家和避风港湾。“暖蜂驿站”的建设经验经宁津县融媒体中心工作人员采写,被列为该县优秀改革案例。

5月,两个中心联合摄制以抵制恶俗婚闹为主题的短视频在智慧宁津手机客户端发布,柴胡店镇吕庄村党支部书记吕志栋受到了启发,在吕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搭建起“新婚礼堂”,新人在“新婚礼堂”举行婚礼,可以获取“文明积分”,在吕庄村“文明银行”换生活用品、书籍报刊等,还能推荐参加宁津县“文明家庭”评选。吕庄村的做法被县融媒体中心报道后,稿件被市级主流媒体采用。

宁津县两个中心功能互生,既建好“网店”,又建好“实体店”,高质量解决群众需求。1013支志愿服务队伍、62800名志愿者“驻扎”智慧宁津手机客户端“宁津县文化云志愿服务平台”,围绕乡村振兴、移风易俗、居家生活等为群众提供310个常态化服务项目。县新时代文明中心制定制度,综合考评志愿者服务的时长、质量、社会效益等,对志愿服务进行物质嘉奖;县融媒体中心对公益活动现场直播,让志愿者走上荧屏宣传公益精神,也促进了志愿服务的规范化。

“两个中心优势互补、共促共进、协同发展,提升公众文明素养、推动社会文明持续进步,还通过社会动员推动解决实际问题、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有效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宁津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于妍说。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