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四种意识”树立“四种思维”推动城市管理走在前开新局

□毕志国

阅读提示

●城市管理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既是营商环境,也是现实生产力

●针对跨部门、跨领域、跨行业问题难题,坚持“宁可上前一步形成交叉,绝不退后一步留下空隙”的原则,在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上持续用力,努力构建共享共治的城市管理新格局

●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做到“三度”:将心比心的态度、马上就办的速度、办就办好的力度

城市管理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既是营商环境,也是现实生产力,既关系到城市的“面子”,也关系到城市的“里子”。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全省上下要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勇于担当、加压奋进,努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展现更大作为、作出更大贡献。做好未来五年城市管理工作,应立足“走在前、开新局”总体要求,从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融入京津冀等重大国家战略,到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等国家级城市名片寻求突破。坚持以人民满意为目标,增强大局意识、争先意识、创新意识、民本意识,树立市场思维、科技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以理念思维、方式手段深度转型,推动城市管理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

增强大局意识。城市是一个多元共同体,管理好一座城市,要胸怀“国之大者”,树立“大城管”理念和“一盘棋”思想,切实把城市管理工作摆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去,放到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大局中去,不仅要管好中心城区,更要协同推进县域管理水平提升。针对跨部门、跨领域、跨行业问题难题,坚持“宁可上前一步形成交叉,绝不退后一步留下空隙”的原则,主动担当作为,注重统筹兼顾,在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上持续用力,努力构建共享共治的城市管理新格局。

增强争先意识。省委强调,各领域都要事争一流、唯旗是夺,抬高标杆、加压奋进。市里年初也制定了“对标先进、比学赶超”工作机制。省、市要求我们“上赶争”“走在前”,城市管理工作要顺势而为、积极作为,充分激发干部职工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凝聚起的昂扬斗志,与最优者对标、与最强者比拼、与最快者赛跑,在“三个走在前”上出思路、提措施,坚定“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信心决心,在新一轮竞争中争主动、抢先机。

增强创新意识。长期以来,城市管理工作管得多、管得细、管得具体,主要精力多用在贯彻落实上级部署上,在主动创新、主动高点定位,主动求突破方面做得不够。要有敢为人先、敢想敢干的胆气,只有敢想才能敢干,只有敢干才能突破。城市管理工作要主动对标对表,向优秀学习、向先进看齐,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对本地城市管理领域的短板弱项做到心里有数,用创新意识破解城市管理难题,实现跨越式发展。

增强民本意识。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和“为人民管理城市”的工作理念,把人民群众的呼声、市场主体的需求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满意作为城市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第一标准,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做到“三度”:将心比心的态度、马上就办的速度、办就办好的力度。我们多操心群众才能少忧心,我们多用心企业才能安心。让城管人真正成为老百姓的“身边人”“贴心人”。

树立市场思维。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对城市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管理成本不断加大。我们必须拓宽思路,解放思想,积极“走出去”,借鉴外地先进经验,探索环卫、市政、绿化等城市管理事务市场化运作模式。通过市场经济手段多渠道筹集资金,吸引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本参与其中,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不断提升资源化利用水平,逐步形成城市管理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

树立科技思维。管理好城市,要以科学的管理方法、管理手段为依托。立足实际,探索科技赋能,为城市管理精细化插上“智慧翅膀”。工作手段智慧化,在管网监测、安全生产、城市防汛等方面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提升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设施设备先进化,积极引进国内外高科技城市管理设施设备,持续推动“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

树立法治思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尊崇法治、依法办事,做到严格规范执法、提质长效执法、柔性文明执法。不断健全城市管理领域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推动公用事业、园林绿化等重要领域立法。全面推行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和能力建设。加强城管执法队伍建设,持续巩固深化“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成效。

树立底线思维。坚决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在公用事业、城市防汛等重点事项上要有“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增强忧患意识,守牢安全发展底线。履行好抓班子、带队伍、转作风、守纪律的“第一责任人”职责,严守党纪国法的红线、把握亲清有度的界线,筑牢修身正己的防线,严守廉洁从政纪律底线,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作者系市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