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向着未来之城

——变道超车,天衢新区开启产业发展“倍速模式”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一院一基地一园区”项目。记者刘振兴摄

项目研发人员调试设备

记者钟伟刘潇 通讯员赵庆川陈宝滨

编者按 走进天衢新区,就是走进了一片干事创业的热土。看这一处处工地热火朝天、一场场“大讲堂”“对接会”群英荟萃、一个个民生实事扎实推进……全区上下围绕各项重点工作,狠抓落实,努力开好局、起好步。本报从今日起开设《锚定“三个领先”实现“七个走在前”》栏目,全面报道天衢新区建设中取得的新成效、新突破,敬请关注。

每一粒熬过冬天的种子,都有一个枝繁叶茂的梦想——如何在新的契机下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对天衢新区来说,是历史之问,也是时代之问!

“新区破题,重在产业。”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天衢新区筹备建设指挥部指挥长祁小青说,我们的定位是打造新能源新材料基地、电子信息(集成电路)产业基地、高端装备制造基地、食品制造研发基地、区域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全国有影响力的会展文化中心“四基地两中心”,未来要建设成为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先行区、鲁北智慧活力新城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

要走好天衢新区在全省乃至全国的“标杆新区”发展之路,唯有“变道超车”,如今的天衢新区开启的是产业发展“倍速模式”,对27个市级挂图作战项目、88个区级在建项目、173个政府专项债包装项目制定包保清单,实行挂图作战,被誉为德州“未来之城”的天衢新区徐徐铺展、落子有声,产业发展蓝图正不断从“施工图”逐步变成“实景图”。

从“产城人”到“人城产”之变——

“人才链接”打造共赢循环

6月20日,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德州研究院直通车”发车首日。

熬夜写完科研论文,早6时30分许,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副研究员许继勇准时乘上班车,赶赴太阳能德州小镇。与他同行的还有23位博士,大概2个半小时,他们到达目的地,换上白大褂,走进实验室,切换另一种“频道”开始工作。

自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一院一基地一园区”项目落户德州后,许继勇他们既是大学教师,又是项目研发人员,在两种身份之间不停切换,俨然成了工作新常态。

“走出‘象牙塔’融入经济建设主战场,我们浑身充满力气,感觉太不一样了。以前搞研究为了物以致用是我们‘追’企业,如今在天衢新区是被企业‘追’。”许继勇说,眼下,他们已经收到了新区60余家企业发来的技术人才需求清单,涉及生物制药、高端设备、食品加工、电子信息多个产业,“我已经发到学校交流群,很多大学部的负责教授、导师都很感兴趣,甚至还出现了一个项目多个学部‘争’的情景。”

“山多峰少”、如何增强高端人才来德意愿一直是德州产业发展亟须破解的难题。过去招商,只要劳动力便宜、交通通畅、土地够用就能成功招商;现在,区域高质量发展更重视亩产效益高的高端产业,而高端企业在选择落户地时,首先要考察的是一座城市有没有高端技术人才,如果人才愿意在此聚集,企业也愿意把项目投进来。

“变道”就要勇闯新路。过去发展遵循“产城人”引领,现在天衢新区则坚持“人城产”逻辑,字面看仅是“三大核心要素”在次序上的小调整,实质上却是城市发展逻辑内涵的大变革,通过强化“人才链接”打造产业发展共赢循环。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一院一基地一园区”项目是天衢新区站在新历史起点、贯彻新发展理念,创新校地企“牵手”的务实举措。项目总投资1.8亿元,以培育壮大优势产业为主线,旨在通过搭建全省一流科创平台,形成一批引领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成果,力争3至5年建成省内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产业孵化基地和高端人才聚集地。“目前,项目基础条件建设已完成,有40多名专家陆续进驻办公。首批入驻的有7个研发团队、9个科研项目,比如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生物工程学部、食品科学学部、材料学部,这都与天衢新区甚至德州的优势产业不谋而合。”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德州研究院负责人、科研管理部部长舒明雷介绍。

一方是科研尖端,一方是市场终端。如何让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一院一基地一园区”项目阐释了一个生动而有力的答案。而在此项目校企地深度融合的背后,体现的是政府为媒“牵线”搭桥,让处于人才和技术供需两端的高校与企业由“各自为战”向“双向奔赴”转变。

“超车”就要加快发展。未来,天衢新区还将不遗余力地尝试和努力,比如,与山科集团共同成立合资公司,优先承接京津冀鲁高校、院所优质科创资源,集中孵化、培育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新区乃至全市发展点燃科技引擎。

从“一枝独秀”到“航母编队”进场——

战略性新兴产业站“风口”

区域要实现成功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前瞻性的产业布局。

站在产业转型升级的“新风口”,天衢新区正大力发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绿色低碳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但与其他地区单纯性“一枝独秀”的引进方式不同的是,天衢新区采用的是“引进一个龙头,形成产业集群,培育产业航母编队”的产业发展模式。

有研项目的落地就是一个生动范本。从2017年考察初识,到2018年签署协议,再到2020年通线量产,山东有研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落户天衢新区,曾被人津津乐道,更成为德州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主动对接央企的生动写照。

2020年8月,有研半导体项目传出好消息:8英寸半导体级直拉硅单晶一次性拉制成功。目前,以有研半导体项目为龙头“牵引”,有研艾斯12英寸硅片项目、有研亿金高纯溅射靶材项目正如火如荼建设中。

有研艾斯项目计划总投资62亿元,第一阶段将建设加工厂房、动力站、化学品输送等配套建筑和设施,设计年产能力为120万片12英寸硅片,预计今年11月完成主体封顶,明年下半年通线量产。此项目联合有研亿金高纯溅射靶材项目,对解决集成电路产业的“卡脖子”问题起到重要作用。

“企业发展至今,推动了3个德州市级以上重点项目相继落地。发展期间,每个重要节点、关键环节的任何问题,都有专人协调跟进,及时发现解决。这背后,体现的是新区速度,彰显的是新区温度。”山东有研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果虎深有感触地说。

一个区域有没有发展潜力,企业用“真金白银”投票。以有研项目为例,该项目带动形成了年产值近300亿元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建成了包含硅片、靶材在内的国家重要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基地。有研半导体项目作为亿级产业“航母”,好似高昂的产业“龙头”,正在舞动整个产业链,为天衢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聚势赋能。

此外,天衢新区还积极整合优势资源,突出实体企业优势,对产业带动能力强、市场需求大、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企业进行系统谋划,全面提升企业与产业链结合的紧密度和耦合度,致力于形成集成化、集约化、集群化发展格局,着力将新区打造成为高端装备、医养健康、食品加工、电子信息技术等主导产业集聚区。

从单打独斗到“拢指成拳”成势——

“园”聚特色“区”分发展

在天衢新区产业发展的盘子里,不仅要有“顶天立地”的大企业,还要有“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但“铺天盖地”并不意味着“零零散散”,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天衢新区正不断建成一批特色高品质园区,通过“园”聚特色、“区”分发展将单打独斗的企业“拢指成拳”。

6月20日,走进位于岔河东大道以东、北外环以南的建能高新产业示范项目现场,施工场面火热,工人们忙而有序。

建能高新产业示范项目是配合天衢新区招商引资项目而精心打造的集研发、办公、加工制造为一体的产业园区,项目总投资4.35亿元,总建筑面积约12.6万平方米,建设多层厂房6座,并配套建设综合办公楼、试验室、食堂宿舍楼等。

园区是什么?天衢新区的答案是为引进一批产业链关键环节、核心企业和上下游配套企业,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产业基地和拳头产品,建设成为全省甚至全国的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平台。要达到这一目标,园区硬件建设就要做到“布局科学、规模合理、适度超前、有序推进”,最终实现“企业集聚、产业集群、要素集约、服务集中”。

为此,承建方先后多次去深圳考察学习,在与设计院充分沟通后,才确定施工图纸,项目于去年9月开工,由建设单位、项目管理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造价评审单位五方共同参与,前后有将近40个班组、1000人参与。

目前,项目已完成主体封顶,1至5号厂房正处于内外墙装饰阶段;试验楼、食堂宿舍楼、6号厂房的二次结构已基本完成,目前正在抹灰和配套施工。同时,室外配套雨污、电力管道也在施工埋设,已完成30%。“施工期间,我们积极克服不利因素影响,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加班加点赶工期,预计8月份实现全面竣工。此外,已与6家企业达成入驻意向。”项目总负责人赵天钰介绍。

“园”聚特色,天衢新区着手产业生态群落、聚力特色发展。除了建能高新产业示范项目外,值得一提的还有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示范园,示范园由德州建能实业集团投资兴建运营,预计投资106.5亿元,全面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额43.8亿元。目前,已有6个地块开工建设,囊括了建能高新产业示范项目、京津冀产业转移项目、新能源产业园、英望产业园、嘉源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

“区”分发展,天衢新区倡导在差异化发展的“蓝海”内互补发展、错位竞争。比如在中元科创园,英望科技(山东)有限公司、山东明智超精密科技有限公司、德州鸿联九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德州易泰数据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电子信息企业等,它们都是电子信息产业产业链上的“生力军”。

随着各种利好不断激活天衢新区产业发展“一池春水”,如今,天衢新区这片热土一个个项目正在上演对接、签约、落地“加速跑”:从首批17个项目包对社会公开推介到德州新能源汽车数字产业综合体项目签约,到德州市文化科技中心项目开工……在新的发展格局之下,天衢新区正以更加主动的姿态、更加坚定的步伐,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天地。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