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云:下足绣花功夫 提升乡村“颜值”

坚持生态惠民,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庆云:下足绣花功夫 提升乡村“颜值”

▲尚堂镇南侯村整洁有序、绿意盎然

□本报记者唐晓颖本报通讯员王凡存马俊良

5月6日,走进庆云县渤海路街道东杜树刘村,一幅美丽宜居乡村画卷呈现眼前: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平坦整洁的乡村道路,令人心清气爽的碧水蓝天。“环境好了,住得就更舒心。”谈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带来的变化,村民梁红霞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庆云县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扎实开展“百村示范千村提升全域整治”行动。在4月份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考核评比中,庆云县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我们在推进上下真功、在整改上见行动、在实干中促提升,全力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产品。”庆云县委书记刘涛介绍。

明确目标三级帮包持续改善人居环境

尚堂镇李梓村村民李振华,曾目睹垃圾围村的脏乱景象,更见证了街道干净整洁的改变。“我们村现在和花园一样漂亮,空气也好,孩子想接我去城里住,我都舍不得走。”他说。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庆云县成立指挥部,由县委书记任总指挥,县委农办等15个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并成立3个督导组,明确“指挥部+督导组”的工作推进路径。按照全市“八清零一提升”要求摸清底数,细化19项考核指标,重点实施农村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厕所改造“三大战役”,重点推进村庄环境提升、村庄清洁、村庄绿化“三大行动”。

他们明确目标:年底前打造35个示范村、145个提升村,每个镇街打造一个示范片区。创新建立三级联系帮包体系,县领导、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联系帮包镇街,职能部门、镇街班子联系帮包片区,乡镇干部帮包自然村,干部力量下沉基层,确保工作措施高效落实、反馈问题严格整改。

拆危拆残盘活资源全民参与共建共享

4月23日上午9点,在严务乡大黄邱村危房拆除现场,副乡长刘宁宁正为村民们讲解危房拆除政策。“拆除费用谁来承担?”“拆除后的宅基地归谁所有?”面对村民们的提问,她耐心解答。经过动员,村里危房户全部同意拆除。

危房破屋不仅与环境整洁的要求格格不入,还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作为全市残垣断壁整治试点县,庆云县以危旧房屋和残垣断壁为突破口,打响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第一仗。他们顺应群众意愿,承诺宅基地使用权不变,制定了“自查—清理—自评—验收—评定—奖补”工作流程,村庄达标一个验收一个、合格一个销号一个。截至目前,全县已拆除闲置废弃房屋4103套,残垣断壁全部清零。 

“拆不是目的,造福群众才是核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不能政府干、群众看。我们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让他们真正成为人居环境整治的建设者、受益者。”庆云县委副书记、县长吕德山如是说。

在徐园子乡西安务村,村集体投资30余万元,在拆除危旧房屋的空地上建起了孝德文化广场,并配备了体育健身器材,极大满足了村民文化健身需求。庆云县因地制宜,积极盘活沉睡资源,推行综合利用模式:危旧房屋拆除后的建筑土方用于回填村内外面积较小的坑塘;拆除后的空闲土地移交村集体集中利用,建起了村内绿地、休闲公园、文体广场;部分拆除面积较大的村对拆迁地块进行复耕,并申请增减挂钩项目验收。

长效管护以奖促干一时美迈向时时美

建机制才能管长远。庆云县建立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实现了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监督。具体推进中,实行日报表、周调度、月考核、季度观摩,加强全域整治、示范引领和长效治理,合理确定整治时度效。发挥考核指挥棒的导向、激励作用,逐村看、逐村比,房前屋后、胡同河边从过去的“面上转”转为“精准看”,每月评比重奖前三名,以奖促干。

庆云县在全市率先实行生活垃圾清理市场化运作,引进两家环卫公司,381个自然村实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围绕破解黑臭水体难题,实施全域水域治理排查,15个回迁村建立小型污水处理设施,由第三方运营,每季度监测水质。按水域级别,由县、乡、村干部担任河长,建起548名县、乡、村三级河长+ 106名河管员队伍,实施定期巡河机制,实现河清岸美。

为实现有效监督,庆云县将环境卫生纳入村规民约,建立家庭档案,将村民遵守情况入档。每季度一评比并张榜公布,作为年终评选文明户、洁净户的依据,获荣誉表彰的优先享受村集体福利。借助城乡智慧监管网,在村庄道路两侧、河湖边安装电子眼,24小时监控乱扔乱倒行为。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实行文明“1+1”,一个文明单位帮包一个村,定期开展活动,力促村庄净、庭院美。

一系列新举措、新办法的实施,擦亮了人居环境底色,庆云县已建成12个省级美丽乡村、5个市级美丽乡村。“要实现‘一域美到全域美、一时美到时时美’,还有大量细致的工作要做。我们必定久久为功打好攻坚战,通过环境革命秀出‘天生丽质’,以美丽乡村带动乡村全面振兴。”庆云县委副书记杨全华说。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