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过去了,“剁手瘾”没戒,咋办?

心理咨询师:戒不掉购物瘾,也许是患了“焦虑症”

本期心理咨询师李春阳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际高级催眠师、NLP心理教练。

擅长:教练式系统排列、青少年心理成长心理冲突、婚姻家庭情感问题、人生定位职业规划等。咨询的内容主要是青少年心理问题、夫妻情感、个人成长中的心理困惑、人际关系、职业困惑等。

咨询风格:以精神分析为基础,融入认知、行为疗法,现象学系统排列,催眠疗法,意向对话,沙盘游戏疗法等。

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俞荣

购物狂欢节过去了,但秦女士的“剁手瘾”还没戒掉,依旧每天抱着手机买不停,最多的时候一天买了40多件商品,一家人为此争吵不断,而且秦女士还出现了失眠、易怒、疑神疑鬼等症状。为了弄清楚原因,家人带她来做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师介绍,秦女士之所以戒不掉购物瘾,是焦虑症作祟,如果不及时治疗,持续发展下去就会出现抑郁、狂躁。

案例:购物成瘾戒不掉,听到“马上下架”就下单

秦女士今年36岁,是一家企业的会计,家境殷实。之前虽然也经常网购,但从来没有这么“疯狂”过,今年接触到直播后,她对购物变得“欲罢不能”,买得最多的就是衣服、口红、化妆品,也经常买一些根本用不到的家具小装饰品。

事情真正超出控制是从今年11月开始,“双十一”预售期间,秦女士基本是整天抱着手机不放手,从一个直播间滑到另一个直播间,常常凌晨2-3时还在蹲守直播福利。一听到主播喊“最后三件”“马上下架”,秦女士就失去理智,直接下单。如此疯狂购物,导致她收到快递时,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买的,一家人为此吵过多次。

“我自己也觉得很不对劲,一开始想,过了“双十一”就不再买了,也好给家人一个交代。但我现在放下手机,不知道干什么好,心情也很烦躁,只有拿起手机买东西才好一点。”秦女士说起自己目前的状态时,也很无奈。她不知道怎么控制自己购物的欲望,“双十一”过去一周多了,她还是每天从早买到晚,很多买回来不合适的快递都来不及退回去。

分析:戒不掉的瘾或是焦虑症,背后是患者价值感降低

在与咨询师的谈话中,秦女士多次用贬义词来形容自己,可见其自我价值感很低,而且说起自己的生活,她也表示“没有意思”,丈夫常年加班,女儿和她感情不好,可以聊天的朋友也不多。一开始她是将所有情感寄托在工作上,但高强度、高密度的工作环境带来的压力也很大,她常常觉得疲惫,直到开始疯狂购物,才觉得人生有了些新的色彩。

咨询师分析,秦女士之所以戒不掉网购的瘾,是因为患有焦虑症。购物会给人带来快感,能让人身心愉悦,能安抚一些不良情绪,这是普适性的。但过分沉迷购物,每天都要购买几十件商品,显然已经超过正常购物状态,这是很多焦虑症患者、狂躁症患者的表现。

而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往往是自身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人际关系、家庭关系不和谐有关,自我价值感低,他们用购物的方式来纾解压力。因此,想要解除购物瘾,就要从这些问题入手。

咨询师建议秦女士接触并学习一两件自己喜欢的事,比如画画、针织等,而丈夫也要每天增加和妻子交流的时间,经常全家人一起外出,运动、散步都可以,大自然是解决心理问题的最佳环境。女儿也要尽量的多理解妈妈,帮助妈妈收拾家务等。

建议:家人的关爱对缓解焦虑症患者症状十分关键

普通人在直播间听到“买买买”,忍不住下单,也是焦虑症吗?咨询师认为,并不是这样的。焦虑症患者会把购物当成应对压力的唯一方法,不管不顾地去买东西,如此表现,才有可能是焦虑症。而绝大多数人并不是这种情况,即便偶尔有冲动消费行为,也是“人之常情”。

如果出现焦虑症,应该如何缓解呢?咨询师介绍,相较其他心理问题,焦虑症更适应“解铃还须系铃人”的治疗方案,因为焦虑症患者往往表现为家庭不和谐、躲避环境,因此在治疗中,应该让患者充分感受来自家人的关爱,这一点在治疗中非常关键。

需要提醒的是,焦虑症患者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很有可能会发展成狂躁症、抑郁症,后面治疗将更加困难,因此如果已经出现相关状况,一定要尽早治疗,如果个人缓解情况欠佳,应寻求专业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心理小常识

想要在刚认识的人面前表现的友好而自信?尝试着记住他们瞳孔的颜色。当然,你不需要跟他们提起这事。当你尝试这种方法的时候,你跟他眼神交流的频率刚好会让你显得友好而自信。

如果你希望某人对你坦诚,但他只对你说了其中一部分的时候,保持沉默并看着他的眼睛一会儿。

如果你现在有些焦虑,眼神交流让你感觉压力山大,你可以尝试看对方双眼的中间。这同样会让你显得友好,自信。

尝试着记住你周边的事物,看一圈,然后闭上眼想象你刚看到的东西,再把眼睛睁开,看你只记对了多少东西,又有多少记错了。这会增强记忆力和想象力。

如果你问了一个问题,希望对方能同意你,在说的时候,微微点头。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镜像效应,如果你发出积极的信号,人们更有可能赞同你。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