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津县7个协会——“文艺轻骑兵”繁荣乡村文化

新时代文明实践红领巾宣讲小分队讲“红色故事”

“将看戏的消息转发朋友圈,就可以免费观看舞台剧《卖火柴的小女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如此高质量节目,真过瘾。”8月10日,宁津县时集镇王庄村村民周立民高兴地说。

今年以来,宁津县构建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文化下乡,保障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争取到“省市县三级联合购买文化惠民演出”合作县项目,通过省市县政府联合购买、联合奖励等方式,全年推出25场公益性文化惠民演出,丰富群众文娱生活。

“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文化振兴则是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的重要支撑。”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范淑香说,“宁津县在公共文化服务政策上善治、水准上精治、机制上共治、功能上优治、时效上长治,既为乡村通过送文化‘输血’,更通过‘种’文化、创文化‘造血’,为乡村振兴源源不竭注入文化力量。”

“我们朗诵艺术家协会的‘新家’很好,离百姓近,百姓才和我们亲。”8月13日,在宁城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宁津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朗诵艺术家协会的会员陈巧云利用网络平台为社区朗诵爱好者做公益培训。今年2月,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朗诵艺术家协会、作家协会、摄影协会、美术协会等7个协会“搬家”,将办公场所从机关大院分别搬到了7个乡村社区,每周定期组织活动,村民们不出村就可以享受到高品质文艺活动带来的乐趣。

“书法家协会2月份第一次在福宁社区举办公益培训,只有13名群众报名参加,中间怕出丑跑了8个。经过半年的学习,学员们从怕上课到盼上课,从自己上课到带着家人、朋友一起上课;邻里有喜事,热心肠的学员还帮忙写对联,学到了知识还和谐了邻里关系,大家都很高兴。”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书法协会副主席王春泉说。

宁津县组建了一批文艺志愿者队伍、挖掘一批乡村文化能人,在农村广阔天地上留下一批永不撤离的“文艺轻骑兵”。今年年初,他们从1.2万名报名者中征招了865名文化志愿者,组成了百余个志愿服务小组,分赴村庄、社区,以文化志愿服务的形式开展城乡对口帮扶、文化惠民工程、流动文化服务、文化志愿服务等活动,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协同发展。县原文化局副局长杨承田每周二下午为宁津县第一实验小学的孩子培训腰鼓;剪纸文化艺人张蒙蒙在保店镇中小学开展剪纸公益课程培训96场次……

该县还投资500多万元建成覆盖全部821个村庄和社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广播站,打通宣传思想工作“最后一公里”;组织县图书馆工作人员走进12个乡镇的340个村庄开展流动图书室服务,解决了基层群众看书难问题;升级打造了大柳镇大东村民俗文化展陈馆、保店镇红庙李村村史馆等“一村一品”乡村特色记忆馆。

宁津县是冀鲁边红色革命老区,他们先后整合山东渤海军区教导旅革命传统基地、《大刀记》文博馆、长官镇红色党史馆、柴胡店镇《抗日烽火报》原址、崔杨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场馆基地,推出“赓续红色精神线”“传承红色基因”和“牢记红色历史”三条红色教育路线,自5月上旬至8月中旬接待游客近3万人次。同时,各乡镇纷纷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红领巾宣讲小分队,覆盖率达92%,越来越多的农村娃通过宣讲“红色故事”锻炼了能力、开阔了眼界。

□孙久生 张兆坤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