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总书记讲党史故事丨八角楼的灯光

编者按: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访红色圣地,缅怀革命英烈,讲述红色故事。让我们重温总书记讲述的党史故事,从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

△2016年2月1日至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江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和驻赣部队。这是2月2日,习近平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新华社记者谢环驰摄

这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中一个熠熠闪光的时空坐标——

1927年10月—1930年2月,江西井冈山。

在这两年零四个月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人点燃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星星之火,也点亮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精神之光。

“井冈山的人哎,抬头望哎,八角楼的灯光,照四方。”八角楼在当地百姓心中是一块“圣地”。

当年,在八角楼一盏油灯下,毛泽东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光辉思想,在茫茫黑夜里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井冈山茅坪八角楼毛泽东旧居(2017年9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井冈山茅坪八角楼毛泽东旧居内景(2016年2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井冈山茅坪八角楼毛泽东旧居内陈列的油灯和毛泽东著作(2016年12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周密 摄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全党同志要做到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学党史、悟思想

办实事、开新局

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