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铁营洼 今朝聚宝盆

▲在铁营镇新建成的高标准社区里,老人们讲述着革命先烈的故事。记者于斌摄

“以前这儿叫铁营洼,遍地都是盐碱地,几乎寸草不生,别说是人才了,出门连商贩都看不到。现在再看这里,一座省级智慧化工园区拔地而起,村民们也住进了高标准社区,接下来我们还要打造智慧型园区和特色小镇,助推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近日,乐陵市铁营镇党委书记李涛对记者说。

从乐陵城区出发一路向南,不到5公里的路程就到达铁营镇驻地。化工园区道路两旁塔吊林立,齐鲁制药一期2019年投产,二期准备试生产,三期正在规划建设中;凯瑞英项目目前已经建设完毕,实现试生产;有研新材料项目也在加紧施工中……园区以东、镇政府驻地旁,兴隆花园、人才公寓、乐陵市第二人民医院等配套设施完备,一幅特色新城景象。

从“涝了收蛤蟆、旱了收蚂蚱”的铁营洼,到如今的绿色化工产业高地、乐陵南部新城,这样巨大的转变,靠的是铁营人在干事创业中融入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

“铁营洼抗日战争初期一直属一分区乐陵四区,到抗日战争中期改属三分区阳信县九区。在这里发生过一次惨烈的突围战。”当天,记者在该镇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来到西营村探访当年突围战的知情者。在村委会,今年75岁的村民李同文说,他的父亲李洪延曾是冀鲁边区三军分区直属五小队的排长,跟随烈士李清寿参与数十场战斗。说起这场突围战,李同文双眼闪烁着光芒。 (下转A4版)

□本报记者于斌本报通讯员刘敏吕建新邵明芝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