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坚持党建引领 乡村振兴走出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

近年来,德州市坚持以农村基层党建为统领,靠改革攻坚求突破,推动县乡村在城乡融合发展上谋新路,促进了传统农业农村向现代化发展的转型升级。

平原县桃园示范区:

以“三集中”推进“五个振兴”

平原,作为传统农业县,面对村庄小而散、土地零碎、产业水平低、集体经济弱的困境,乡村振兴如何破局?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土地有了规模,种地才有效益。在完成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的基础上,通过合作社,把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实现规模经营,村民和集体按股分红。桃园示范区先后有42个村由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流转土地4.6万亩,60%的土地实现了规模经营。产业向现代园区集中。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农业科创园,推动项目落地、产业集聚。桃园示范区已建成2万亩的现代农业种养循环示范区和3000亩的新型玉米育种示范基地。农民既可到外地打工,也可就近到城镇或产业园区务工,离地不失业,农民变工人,实现了“土地规模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三化同步。

人口向城镇社区集中。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宅基地“三权分置”明晰了农民和集体财产权益。平原县利用土地增减挂钩政策,有序推进合村并居。桃园示范区53个村庄拆迁复耕后,腾出8300余亩土地指标,按每亩40万元计算,收益约33亿元,全部用于社区和产业建设。在桃园街道驻地统一规划建设110万平的小高层住宅区,将53个村庄分期分批搬迁集聚。目前,24个村庄已完成拆迁,50栋小高层住宅楼主体工程已完工。

武城县:

以改革创新推进土地“三权分置”  促进金融资本进农业进农村 

武城县通过推行“一证”“一书”“一网”“一池”,使承包土地“三权分置”政策真正落实落地,彻底激活了全县农村土地经营权,加快了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高效进农业、进农村。

“一证”就是武城县在全省率先为规范流转土地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农村土地经营权证》,赋予了经营权应有的法律地位与权能,农业经营主体可以以经营权为抵押向银行贷款,有效解决了农业经营主体普遍缺少抵押物、融资难等困局。

“一书”就是武城县在建立农地经营权价值评估机制,依托县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进行免费评估的基础上,为农业经营主体出具《土地经营权价值评估认定书》,让抵押交易有了“计价器”。

“一网”就是在全国率先开发农村综合产权信息共享系统,银行可直接查询全县8万多户72.9万亩土地确权、流转、抵押信息,可查看土地空间位置、面积和流转及抵押土地的影像信息,实现了以图管地功能。借贷申请、银行审批都在网上进行,办理贷款时间由原来的7到10天缩短到2天。

“一池”就是为了防范融资抵押风险,武城从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选择经营状况好、信誉度高的优质主体,建立起风险防范“项目池”。当借款主体无法正常经营偿还贷款时,其抵押的经营权可由“项目池”中的其他主体承接经营,并由承接主体续缴农户土地租金,以地上附属物部分偿还银行贷款,降低了信贷风险,保障了农银双方权益。

目前,全县培育农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345家,土地流转面积32.21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44.2%。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来源|德州市委组织部

编辑|李榕

转载自 2020-05-14  德州24小时 原文链接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