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城街道——打造乡村振兴优质生态圈

干净整洁的道路、优美宜居的庭院、图文并茂的文化墙……这是记者在津城街道看到的景象。“我们一手抓党建引领,服务全县发展大局;一手抓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为建设富强、活力、美丽、幸福新宁津贡献力量。”11月30日,津城街道党工委书记李文敏接受采访时说。

津城街道依托民天农谷园区内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着力解决群众住的问题;依托乡村振兴产业实践园、现代农业产业园蔬菜大棚及周边工业项目等,拓宽群众就业渠道;依托产学合作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解决农民“本领恐慌”问题;依托宁津文化旅游特色小镇、休闲农业园区等,为群众提供休闲娱乐场所,构建乡村振兴津城良性发展生态圈。今年以来,津城街道挂图作战,比学赶超,擘画美丽幸福新愿景。截至目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2亿元。

服务在前当好县域经济发展先锋

在2020年下半年全市高质量发展现场观摩会上,宁津东部新区崛起的新项目、大项目得到与会领导的充分认可。成绩的背后,离不开津城街道及时迁占清表,保障项目落地所做的大量艰巨而细致的工作。

为服务东部新区发展,津城街道累计搬迁7个村1225户,3903人,收储土地1万余亩,实现净地待商。他们全力服务保障重点企业落地、服务民生项目进展。工作中,重点围绕搬迁改造、安置规划等问题集中研究政策、制定预案。面对一个个棘手的问题,成立“尖刀班”,一次次走村入户,为群众想法子,顺利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土地收储任务,为项目施工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同时,建立规范、公平的征收拆迁制度,推动依法征收、阳光拆迁,在保障群众利益的基础上实现无震荡拆迁。

今年以来,津城街道保障了国道339线拓宽、小黄路拓宽,黄河、香江大街绿化,东部新区220千伏变电站迁建等用地,还为冷链物流、现代农业产业园扶贫蔬菜大棚项目、山东鑫舜建材等企业项目落地做了大量的前期清表工作。

成立帮扶专班推动重点项目顺利实施

“宁津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建成后,我在这里找到了一份门卫的工作,每个月有固定的收入,离家近也不用去外地打工了,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高庄村村民高振生说。

宁津文化旅游特色小镇以杂技文化与蟋蟀文化为基础,打造“文化体验+旅游服务+田园综合体”三位一体的产业体系,包括杂技文化中心、特色旅游小镇、欢乐童世界、民俗文化中心、田园综合体、蟋蟀文化中心等。项目不仅可以为周边群众提供就业岗位,而且丰富了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

中合汇农智慧电商物流园项目、山东胜阳生活有限公司年产200万台电饭煲项目、津城街道现代农业产业园蔬菜大棚项目……津城街道在有限的时间内积极稳妥地推进项目建设,疫情防控期间,成立帮扶专班与企业共同发力,第一时间协调防疫物资、接回项目建设工人、解决各类难题,保障项目尽早复工。通过“点穴式”帮扶,打通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难点。同时,筑巢引凤,正在规划建设的南部乡村振兴人才公寓,为进驻人才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目前,街道服务在建项目40个,其中12个重点项目全部投产达效;香江大街、工业一路、二路,辽河大街、东镇大街、文昌路南段、弥家大街等路域管网全部打通;湿地公园、人才公寓、变电站、污水处理站、交通运输局停车场等民生项目落地生根。

壮大村集体实力增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

“通过津城街道党工委的指导,我们村党支部带头创办了众合种鸭养殖基地,还种植了30余亩蜜薯试验田,现在大伙儿都干劲十足。 ”津城街道沙河董村村委会主任高新华说。

过去沙河董村班子软弱涣散,集体经济薄弱。津城街道党工委书记亲自帮包,在县委组织部的支持下,派驻第一书记,并且公开遴选了街道优秀干部苑春梅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吸引3名在外经商的优秀青年回乡创业。

2019年7月,以沙河董村党支部主导,村“两委”成员带头,成立沙河董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建设众合种鸭养殖基地。村集体年增收5.5万元,解决村内25名闲置劳动力就业问题,走出了一条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带头发展的新路子。

津城街道实施“头雁工程”,解决用人的问题;活用“他山之石”,解决思想的问题;坚持“一线工作法”,解决行动的问题。 92个党支部横向对比,找准差距,提升村级带头人干事创业能力。

建设津城街道扶贫产业园项目,项目推进中仅用时10天就实现流转土地903亩,进一步盘活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目前,津城街道村集体收入全部达到3万元以上。其中,5万元以上的42个,10万元以上的30个。

倡树文明新风人居环境美丽蝶变

随着津城街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不断深入,一个个“颜值”与“气质”同具的村庄展现出别样的风采。 2019年以来,津城街道以锲而不舍的恒心打造“洁净庭院”,以铁杵成针的决心推进“危房改造”,以持之以恒的耐心推动“厕所革命”,城乡人居环境美丽蝶变。“净、整、顺”是津城街道打造“洁净庭院”的标准。扶贫帮包责任人制订改造方案,改善贫困群众居住条件,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升精神面貌。将旱厕改造作为改善乡村人居环境的重点,确保改建后的厕所有水有电、有顶有门、长期使用。以“清洁村庄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评清洁村庄“明星村”,通过典型带动,营造村村参与的良好氛围。

津城街道狠抓危房改造质量,实行改造前预判、改造中监督、改造后验收的“三保险”制度。今年5月底,完成了23户贫困户的危房改造。

津城街道有8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84支志愿服务队伍,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传播新文明、新风尚。大力开展“美丽庭院”示范户和文明村镇创建工作,截至目前,已创建省级文明村2个、市级文明村16个、县级文明村59个。

□本报记者王露本报通讯员曹晓东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