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党建“三引领”促“三变”让农村更美更宜居

恩城镇大洞村主街道

平原融媒记者 董娟

红瓦搭配白墙屋、绿树掩映柏油路,行走在平原县的农村里,宽敞整洁的公路牵连万家,一座座房屋错落有致。

全县855个行政村庄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工程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旱厕改造普及率达到95%以上、建成美丽庭院示范户9048户……宜居宜业、村美人和,平原县农村人居环境在三年整治行动中打了一场漂亮硬仗,每个村庄都焕发着蓬勃生机和活力。

发挥党建责任引领 变“模糊干”为“精准干”

走进平原县腰站镇王双堂村王新亭家,院子里、客厅、窗台上,文竹登高、吊兰垂地、幸福树生机盎然,粉色的八宝花一团团、一簇簇在枝头争艳……

67岁的王新亭是村里年纪比较大的党员,每天除了看报纸、看新闻,剩余的时间和精力都用来打扫卫生和“照顾”家里的植物,这也是他多年的生活习惯。2019年,在腰站镇第一批“美丽庭院”评选中,王新亭家就成功入选。现在,王新亭家大门上闪闪发光的“光荣之家”门牌旁边,又多了一块“美丽庭院”的门牌。

“在创建‘美丽庭院’过程中,我们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为村民做好榜样。目前,我村有16户‘美丽庭院’示范户,其中有6户是‘党员之家’。”平原县腰站镇王双堂村党支部书记梁之亮介绍说。

“美丽庭院”创建工作只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其中一项。两年来,腰站镇“美丽庭院”创建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共同行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整合村干部、党员、驻村工作队等力量,以网格长、网格员、胡同长为卫生责任督导员,用“一帮多”的形式,“手把手”帮助农户搞好庭院清洁、厕所改造、垃圾治理等整治提升工作。

在恩城镇,镇党委政府紧紧抓住美丽乡村建设机遇,以“三清五化”整治为重点,先后整合省、市、县、镇各级资金2600多万元,建成了以五里庄、西赵庄及南十里铺村为典范的三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打造了一条以小洞村、大洞村等九个村庄为样板的乡村连片治理示范线,形成了以展庄、陈营等23个村庄为典型的恩城镇美丽乡村建设新局面。

腰站镇、恩城镇是平原县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一个缩影。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平原县先后制定了《平原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平原县2020年深化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成立了书记、县长为双组长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和乡村生态振兴工作专班,并召开县委常委会议专题研究,将6大类19项工作任务逐条列出,将每项任务都明确到各部门,由县农业农村局主动承担起牵头部门责任,努力调动县住建局、交通局、畜牧局、妇联、文明办等各部门参与集中整治,在全县上下形成了党委主导、政府负责、部门重视、社会参与的工作推进机制。

发挥党建思想引领 变“被动干”为“主动干”

  张华镇的北白村是一个仅有120户村民的小村,但村里拥有一支108人的人居环境整治志愿者队伍。

  但在一年前,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只有不到20人,是什么让20人的“队伍”变成了108人?村党支部书记刘玉国的回答简单明了:每一个人都是打造美丽乡村的参与者。

  为了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去年,北白村结合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五整治一规范”工作,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那阵子,村党支部书记刘玉国带着村“两委”干部逐户走访,宣传“美丽庭院”创建、“厕所革命”等。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全村先后有108名村民参与进来,建起了一支志愿者队伍。短短数月,北白村共拆除危房21座,填埋废弃坑塘7个,整治闲散宅基地36处,治理出闲散地60余亩,建设 “美丽庭院”100户,村民的积极参与让村居环境实现了质的飞跃。

  “群众是人居环境整治的主体。工作中,我们不断引导村民树立绿色生产生活观念、建立良好生活习惯,做到共建共治共享。”平原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魏凯章说。

  在村民纷纷“动起来”的良好氛围下,全县12个乡镇(街道)实现厕改3.6万户,旱厕改造普及率达到95%以上;310个行政村实施农村污水治理工程,生活污水治理比例51.9%;2020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

发挥党建制度引领 变“突击干”为“常态干”

  今年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收官之年,平原县在广大党员干部带动下、众多群众努力下,农民生活条件改善了,农民生活质量提高了。但人居环境整治却没有终点,今年年初,平原县开始在建立健全农村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上下大气力。

  9月20日,在平原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开幕式上,平原县表彰了100个“美丽庭院星级示范户”进行了表彰。其中,五星示范户30户,四星示范户30户,三星示范户40户。“美丽庭院”创建工作实现了“星级化”管理。

  “今年2月,我县9个部门联合启动了修订村规民约工作,此举细化了‘美丽庭院’评选标准,可以更好地激励和督促示范户再提升、重保持,让干净整洁美丽成为一种常态。”平原县妇联主席李文霞说。

  改善环境三分建,七分管。为此平原县出台了管护长效机制,确保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各类卫生设施建成并长期稳定运行。

  同时,强化督查检查机制,根据制定的考核细则,建立责任和任务清单,对照清单逐项验收“销号”;对实施主体单位进行明查暗访、随机抽查、打分排队。

  目前,腰站镇、张华镇、桃园办、前曹镇等7个乡镇(街道)的生活垃圾处理实施了“市场化托管”,科学编制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方案,全面实施河长制,全县13条县级以上骨干河道及两座水库,镇村沟渠1100条,坑塘550条全部纳入河湖长制管理范围;全县分片区建立37处改厕后续管护服务站,配备60辆吸粪车,每1000户有1处农村改厕服务站、每500户配备1名管护人员和1辆抽粪车的标准;制定了《农村保洁员管理办法》,明确了工作时间和工作标准,实现了户集、村收、镇转运、县处理的运行管理模式,有力的保障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及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长效管理。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