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表对标中大力提升体育产业

——赴晋江考察及参加上海体博会的启示和思考(上)

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的部署要求,推动我市体育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市体育产业链链长办公室组织成员单位,于9月26日至29日先后赴福建晋江考察体育产业、组织参加上海体博会。经过4天的学习考察、招商推介,开拓了视野、拓展了思路、激发了干劲。

2019年,晋江市体育制造业实现规上产值2152.75亿元,增长9.1%,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9.2%。其中,制鞋板块规上产值1209.76亿元,运动服装板块927.13亿元,合计全国市场占有率达20%以上,全球市场占有率达8%以上。从全国县域来看,晋江体育产业有八个第一:第一个成功申办世界综合性运动会(2017年成功申办第十八届世界中学生运动会)、第一个设立CBA俱乐部(2002年设立浔兴俱乐部)、第一个体育产业规模突破千亿(2013年)、赞助体育赛事金额位居全国第一(2008年以来,赞助金额超百亿元)、赞助国家运动队总量位居全国第一(2008年以来,超过42支队伍)、体育产业上市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一(22家)、国家级体育用品品牌总数位居全国第一(42家)、体育产业企业总数位居全国第一(1.5万家)。

启示之一:体育产业发展必须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抓

2007年11月28日,晋江成为继深圳、成都之后的全国第三个国家体育产业基地。 12年来,晋江市始终把体育产业作为重要支柱产业加以扶持培育,努力让体育城市成为晋江最亮的“城市名片”。晋江体育产业由小到大、由大做强,由早期的质次价低到后期的“质量立市”,每年奖励体育产业品牌、质量、上市的2亿资金,到将体育产业纳入“三大新产业”之一,连续三年(2016年至2019年)写入晋江市政府工作报告,再到机构改革中组建福建省唯一一家县级体育局,组建晋江国家体育城市股份有限公司,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推动体育产业发展,都离不开晋江市委、市政府一以贯之的政策引导和持续推动的发展信心。我市体育产业经过近20年的成长,现已初具规模,在全国、全省有了相当的影响,成为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在当前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的关键阶段,特别需要党委政府不断强化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抓的定力和决心,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科学规划、一抓到底、久久为功。

启示之二:体育产业发展必须强化品牌带动,以美誉度赢取市场

体育产业关系全民健康大计,消费者对品牌的美誉度要求越来越鲜明。作为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窗口城市,晋江培育了运动鞋服品牌安踏、特步、鸿星尔克、361°,足球运动品牌卡尔美,健身设备品牌舒华,泳装品牌浩沙等知名企业,拥有国家级名牌产品42个。但其品牌化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1998年爆发亚洲金融危机,晋江体育企业的海外订单骤减,企业家们开始意识到贴牌的局限性,认识到“品牌”的重要价值。晋江通过品牌质量、明星效应、资本并购、赛事推动,培育出众多知名品牌,推动晋江体育产业一浪高过一浪,成为中国体育制造的“品牌之都”,带动1万多家体育用品企业持续保持了旺盛的生机和活力。晋江的市场经验表明,消费体育品牌的内涵已远远超出了产品本身,消费者更多的是体验一种运动理念和健康文化。我市体育产业正处于品牌引领与品牌提升的重要“窗口期”,既有泰山、迈宝赫、领先、美凯、好家庭等一批知名品牌,更有众多亟待提升的中小企业品牌,要想真正建好走活品牌化之路,须借鉴晋江经验,通过政策引导、政府支持、企业主导,坚定实施好产品标准化认证、知识产权保护、优势品牌运营、品牌传播等专项行动,努力提升我市体育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真正靠品牌美誉度赢取市场。

启示之三:体育产业发展必须走市场化、开放性的路子

晋江体育产业发展自制鞋开始,便走的是市场化、开放性的路子。发展至今,市场化、开放性不断迈上新的台阶。以安踏、361°等规模体育企业为龙头,带动体育鞋服产业向全链条延伸,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日益增强。通过资本并购以及赞助重大赛事,品牌企业逐渐完成全球市场布局,成为体育鞋服产业的制高点。安踏集团近年来通过“走出去”,收购亚玛芬、斐乐、迪桑特等知名品牌,全球市场份额达到5%至10%,通过赞助中国奥委会、冬奥会、NBA等赛事,成为国际赛事顶级服务商。361°赞助里约奥运会,卡尔美持续多年与国际足球、中国足球联赛合作等等,都极大激发了品牌活力,拉动了企业做大做强。通过每年举办中国(晋江)国际鞋业博览会暨国际体育产业博览会,做精展销平台,打造汇集体育用品、体育营销资源、体育文化与服务、科技创新的综合性体育产业贸易交流盛会。通过建设晋江国际鞋纺城,全方位优化体育鞋服生产链、供应链、价值链,打造亚太地区最大鞋纺专业市场、生产性服务贸易重点基地、鞋纺产销链集成服务平台。通过连续多年、年年举办承办国内国际大型赛事,最大限度地强化产业带动效应,打造现代化、专业化、国际化的运营服务标准。

晋江的实践告诉我们,体育产业作为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高度融合的功能性产业,只有全方位解放思想,坚定不移走市场化、开放性的发展道路,才能持续不断地开辟出全新的产业空间,激发出不竭动力。因此,我市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需要大力强化市场思维、开放思维,以发展为主题、以效益为中心,持续创新体育产业的管理和运营模式,努力推动体育产业从二产为主向一二三产融合转变、从小众运动向大众健康转变、从“粗老笨重”向“专精高新”转变、从“+体育”向“体育+”转变。

启示之四:体育产业发展必须充分体现公益性,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晋江通过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带动全民健身事业快速发展。大力完善全民运动设施,建设全民健身中心等公益性休闲场所,在小区周边、村庄布局免费休闲健身运动设施,打造10分钟体育生活圈;借助重大赛事筹办契机,大力建设高标准运动场馆,作为一个县级市,拥有两处体育中心,其中新建的第二体育中心为福建省最大、全国第六;大力营造民间体育氛围,注册成立体育社团113个,引导基层及社团办赛积极性,每年举办民间体育赛事超2000场。几年来,晋江相继培育了CBA男篮俱乐部(福建浔兴俱乐部)、WCBA女篮队(恒安心相印),每年举办全国健美健身总决赛、世界沙滩排球巡回赛(国际A级赛事)、国际马拉松等专业竞技赛事以及世界拳击联赛全球总决赛晋江站、卡尔美2019亚洲大体联足球世界杯等十余项国际、全国性赛事。按照“以赛兴城、以赛促产、以赛惠民”以及“办赛事就是办城市”的理念,在办好赛事的同时,争取最大限度释放赛事效应,提升城市品质。晋江在大力发展体育产业的同时带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做法,尤为值得我市借鉴。

晋江的实践证明,体育服务业与体育制造业对体育产业来讲,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就我市来看,当前迫切需要在运动场馆建设上加大力度,为体育服务业发展提供平台和支撑。可充分利用现有城市公园加大中心城区及各县市区体育场馆、体育健身公园、“城市体育会客厅”等公共设施的规划、建设、整合、提升力度,确保领先全国同类城市。同时,积极与国家有关部委和协会对接,策划组织一批水平高、影响力大的高水平体育赛事和全民健身活动,激发全民健身热情,真正叫响“运动之城、活力德州”的城市品牌,以体育产业振兴带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执笔:冯勇猛)

□市体育产业链链长办公室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