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农场主张洪春的账单——管理千亩粮田年收入20万元

张洪春(中)和其他农场主在田间讨论玉米生长情况。记者郭庆萍摄

9月11日,10.26万元的奖金到账。

58岁的平原桃园街道张麻村村民张洪春是鲁望农业平原项目9号农场的农场主,管理着947亩地,今年麦季亩产550公斤,获分红10.26万元。“今年麦季我的农场获得了大丰收,这次分红我是最多的。下一步我得多包地,让公司和个人多增加一些经济效益。 ”他说。

2017年底,鲁望集团进驻平原,发展规模农业,张洪春随即来到鲁望,当年便与其他农场主一同承包耕种5000亩地。去年以来,鲁望打破“大锅饭”,推行千亩农场管理模式,实行绩效考核,综合多项指标给农场主发绩效奖金。去年秋季,张洪春便获奖金5万余元。

今年,包括张洪春在内的14位农场主领取麦季分红42.63万元。这在乡村引起了轰动,连日来,乡亲们讨论的都是种地和奖金。“种地还得了那么多奖金,比打工强多了,明年我也要包地! ”“人家是种地的老把式,是个技术活,不是谁都能干得了的。 ”乡亲们热烈地讨论着。“我一个快60岁的人了,管理近千亩地如此轻松,在过去是想都想不到的。 ”乡亲们的话,让张洪春的思绪回到了从前:17岁那年,张洪春初中毕业便在土地里刨食。那时一个生产队700多亩地,仅有5头牛,牛不够用,人常常要拴着绳子,七八个人拉一个耙,耕地的时候,四五个人拉着耧,一天能得7分钱。

不久,家庭联产承包制实行,张洪春家里按劳力分了4亩地。麦收的时候,他便早早起来,用镰刀割麦子。虽然辛苦,但是产量高了,生活渐渐好了起来。

1995年,张洪春家里买了拖拉机,农活负担渐渐有所减轻。

到了2017年,张洪春和乡亲们的地都流转了。流转完土地后,他又加入了鲁望集团,承包近千亩土地当起了农场主。“现在可好了,作为农场主,按照一亩地5元发工资,我管理的这近千亩地,一个月就近5000元的工资。加上这次麦季绩效考核10余万元的奖励,秋季的奖励,一年能收入20万元。种地也能有高收入,这是我从来没有想到的。 ”张洪春说。

他也没有想到,地还可以这样种:他个人种地时,种20多亩,全家人非常辛苦,现在他一个人管理近千亩也很轻松。在播种时,有专业大型机械服务队伍,按标准施肥、耕地、播种等完成作业,张洪春就负责监管各项作业标准就行。千亩农场仅用了4天时间全部种完,而且节省粮种,小麦原来一亩地下种20至25公斤,现在用10至15公斤,照样能获得高产,这样一亩地就节省了三四十元,他这近千亩地就省下三四万元的成本。

现在种地是地里缺什么肥就施什么肥,用肥量减少了,产量却不减,而且他用的肥料都是公司团购价格,比原来个人从经销商购买的肥料每袋节省二三十元,他的农场一季光肥料就节省四五万元的成本。

在这个过程中张洪春也学到了许多科学种田的知识,就像今年许多农户的小麦感染赤霉病,造成减产、品质降低,而他的农场在最佳防治时间进行了飞机打药,有效防治了赤霉病,避免了损失。

麦季、秋季收割速度也很快,收割时有现代化大型机械,晾晒有大型烘干设备作后盾。农场全部是订单农业,价格比个人卖粮价要高,粮食不落地,收购部门就全部收购了,省心省力,多赚钱了。

出了名的张洪春,接受各路记者采访,在田间地头当起了向导。一圈圈转下来,他重复最多的一句话是:为国家多产粮食,让个人多增收。

□本报记者王志强郭庆萍本报通讯员张大伟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