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城区新华街道常王村两个文明一起抓 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老人孩子在文化广场上休闲

8月22日晚上7点,一场雨后天气十分凉爽。德城区新华街道常王村休闲文化广场上格外热闹,嬉戏玩闹的孩童、打篮球的居民、练声的京剧发烧友,成了村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这些人当中最惹眼的,当属统一服装、舞姿整齐的广场舞队伍。领舞的叫盖英梅,她一边张罗着更换歌曲,一边更正队员舞姿,忙得不亦乐乎。盖英梅笑着说:“我们的服装和音箱都是村里统一给买的,村里还花钱建了广场,每天晚上吃完饭,大家伙儿都喜欢来跳一会。 ”

盖英梅今年48岁,20多年前从邻村嫁到常王村。平日里,盖英梅在附近一家快递公司打工,闲暇就在电脑上自学广场舞。“以前地里农活多,打完工就回家帮着干活,想跳舞也没时间、没地方,现在好了,生活大变样了。 ”盖英梅说。

常王村原本是一个纯农业村,地处新华街道最南端,全村共有345户、910口人。 2013年,根据德城区城建规划,除400余亩自留地外,村里其余1568亩土地全部流转出去,村民按亩领取分红。

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常王村村民走上了致富路。腰包鼓了、人闲下来了,不少人头脑却“缺了钙”。一到晚上,年轻人聚在一起打牌、喝酒,想出门乘凉的村民只能坐在自家门口闲聊。常王村党支部书记王兆举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奔小康,奔的决不仅仅是物质生活小康,精神文化生活也要同步小康,口袋脑袋要一起富。 ”王兆举暗下决心。2014年,常王村党支部下气力彻底改变村容村貌,利用上一年度的集体分红,对村里的道路进行硬化、翻修,并建成了休闲文化广场、乡村书屋,让村民闲暇之余有地方可去、有书可读。为了鼓励村民走出家门,常王村党支部出资筹建了锣鼓队、广场舞队,统一购置设备、服装,培养村里文艺骨干争当“精神致富带头人”,盖英梅就是其中之一。

如今,走在常王村的街道上,绿树成荫,环境优美。依托德城区全面开展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常王村在村口修建入村牌坊,在村南建成凉亭、长廊等休闲设施,打造乡村花园,里面种植十几种花卉,村庄整体面貌得到进一步提升,爱护村庄环境也成了村民的行动自觉。

好民风孕育好家风。在王兆举引领下,记者随机走进村民王化超家,他正忙着采摘自家种的丝瓜。“每天起来以后,我们都把自己的房前屋后打扫一遍,邻居有的不在家,大家就帮着一块儿打扫。 ”王化超说。

在常王村,市级评选的“美丽庭院”占到半数以上,村里的“好婆婆好媳妇”“最美家庭”“五好家庭”评选每季度一次。“我们村的光荣榜可谓是‘轮流坐庄’,家家户户都是榜样,大家比着孝顺、攀着向上。 ”王兆举说。

这些年,常王村每年都能考出十几个大学生,有的还考上了硕士、博士研究生。每年寒暑假,这些学子们都会回到家乡,为村里的孩子们免费辅导功课,传授学习经验。“不出村就有花园、广场,常年有钱赚,吃穿不愁,我们的生活真是越过越红火。 ”在“盖英梅们”的眼里,现在的日子就是小康生活。

□本报记者董建新本报通讯员方志勇王美林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