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养生防燥祛湿

□本报记者 滕璐 本报通讯员 王琰

8月7日是立秋节气,是自然气候中寒热转换的节点,但此时还处于三伏天,暑气尚未消失,德州市中医院老年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李林林提醒,秋季调养应以“养收”为原则,防暑和祛湿仍不可忽视,同时要注意养肺。

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饮食上应以滋阴润肺为宜。酸味收敛肺气,遵照“养收”原则,饮食要少辛多酸,即少吃葱、姜、蒜、韭、椒等辛味食品,多吃酸性食品,如苹果、石榴、葡萄、芒果、杨桃、柚子、柠檬、山楂等。“人们可以多吃些滋阴润喉之品,如百合、银耳、黑木耳、梨等,并多喝温水,以养肺阴。”李林林说,此外,喝蜂蜜水也有润肺防燥的效果。

立秋后,有人准备贴秋膘。在初秋时节,人的胃口还没有彻底恢复,此时贴秋膘,不利于肠胃健康,患有胃肠道疾病、高血脂等疾病的人更不宜摄入太多肉食。此时,应以调理脾胃功能为主。立秋后,白天依然会很闷热,防暑祛湿要继续。李林林推荐了百合大枣粥:取山药若干,百合40克左右,大枣15枚、薏仁30克及大米适量。将以上原料洗净煮粥,每日喝两次,此粥能补脾和胃。

立秋后,夜间气温逐渐凉爽,人们在起居上应做到早睡早起,逐渐增加睡眠时间,并补偿夏日的睡眠不足,以顺应阳气收敛,秋季“养收之道”。晚上睡觉时,最好不要再睡凉席。“晚上气温低,再睡凉席很容易感冒,或者让湿气加重。”李林林说,应及时将凉席撤换下来,否则一觉醒来容易感觉腰酸背痛。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