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企业逆境突围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1至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德州企业逆境突围

美健 (山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双一科技生产车间,工人正在操控切割机器人

打开我市今年以来的经济运行图,一条逆势而上的曲线呈现眼前: 1月至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居全省第三。

在国内疫情防控常态化,国外疫情形势仍旧严峻的当下,这个成绩来之不易。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德州企业凭借什么成功突围?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

在危机中寻找新机

“2.1%”是我市积极推动复工复产的成效显现。

早在今年2月,我市就吹响了复工复产的冲锋号: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两不误!市委书记李猛,市委副书记、市长杨洪涛多次到企业调研,要求安全迅速组织企业复工复产。

一系列复工复产的“组合拳”陆续打出——

印发《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发展保持经济健康运行的若干意见》《关于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的意见》,为复工复产提供政策保障;

分层次有序推进复工复产:优先推动65家省重点企业复工复产,再推动1365家规模以上企业复工复产, 3月上旬,全市企业实现全部复工复产。

成立13个复工复产工作组,每个工作组由一名县级干部带队,到每个县市区推动复工复产。每个企业指定一名驻企联络员,帮助企业解决运输、原料、复工所需防疫物资等方面的困难,让企业开足马力生产,没有后顾之忧。

山东福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平原县最早复工复产的企业之一。复工之初,受疫情影响,国内市场的销售难以打开,于是福洋生物把目光转向了国外,凭借平原铁路“内陆港”交通优势,成功将产品出口到东南亚、中东等地区。

今年4月,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国外疫情却愈演愈烈,对此,企业迅速转向,把重心调整回国内。

改变传统营销方式,也是福洋生物逆势增长的法宝。“一是超前谋划,动员客户提前备货,把订单提前安排;再就是转变营销重心,改变原来参加展会的营销方式,加大开发网络销售渠道力度。”公司外贸经理牟志涛说。

市场的灵活转换,保证了企业一直处于高效运转状态。今年1月至6月,山东福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交出一份漂亮的“成绩单”:销售收入实现 11.68亿元,同比增长15.8%。

创新!创新!

面对疫情带来的开工延迟、市场需求萎缩,不少企业资金和经营压力加大。但越来越多企业勇于创新,经受住“压力测试”,显现出直面困难的韧劲和潜力。山东双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颇具代表性。

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业绩预告显示:截至2020年1月至6月,双一科技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测约1.19亿元至1.3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0%至90%。

今年一季度,疫情对双一科技的运营影响不小,大量订单积压、交付时间延期。然而自3月企业成功复工复产后,各条生产线紧张有序运行,各项经营活动不但走向正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业绩。

双一科技靠的是什么?公司董事会秘书、投资总监马骏认为:“主要得益于企业多年深耕复合材料成型领域,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方面所积蓄的核心竞争力。”

在企业展厅, 100余项专利、参与起草的多项国家行业标准、以及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省高新技术企业等荣誉证书是最气派的“迎宾”,同时也记录着企业不断开拓创新的脚步。双一科技一直注重科技研发,眼下,由双一科技投资建设,占地38.26亩的复合材料应用研发中心已开始施工,总投资达1.26亿元。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形成各类研发成果达22项,企业整体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不久前,公司从意大利引进的第四台大型五轴联动数控龙门加工中心正式投用,这一设备可实现大型复杂曲面模具的精密切削,重复定位精确度达到毫米级。不仅如此,在企业的生产线上,不乏全自动切割机器人、喷涂机器人、自动裁布机、自动混胶机等智能设备,这除了让企业部分生产区域变得“人烟稀少”,产品的精细化程度也得到大幅提升。

开拓新产品领域,也是双一科技壮大自身的重要途径。去年,山东双一游艇有限公司成立,标志着企业正式进军世界高速钓鱼艇整机制造行业。 目前,双一科技下设陵城区、武城县、天津3家分公司及双一盐城、双一游艇两家子公司,主导产品包括非金属模具、新能源风电复合材料部件、车辆轻量化部件、先进复合材料制品和游艇船舶 5大板块。企业正朝着“全球复合材料成型工艺一体化解决方案供应商”的发展目标阔步迈进。

链式发展,“握指成拳”

进入美健(山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是一个繁琐的过程,体温测量登记、换衣、两次手部清洗消毒,最后身着洁净服,通过风淋室进入工作区域。 7月6日,记者来到企业时,工人们正在赶制一批北京的订单。人、货分离进入厂区,在这个10万级净化标准的生产车间,真正做到了“一尘不染”。

美健医疗是一个年轻企业, 2月17日正式成立,目前主要的产品是医用口罩、手部消毒凝胶,也有面向儿童、女士的特色防护口罩产品。企业生产车间面积3000余平方米,同时配套建有300平方米的产品研发实验室,口罩日产能达到70万件。

从注册到产品的投放,企业仅用了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在项目筹备、审批、生产过程中,多个政府部门始终关注,开辟审批绿色通道,帮办代办、全程网办,为缩短项目落地时间提供了有力保障。”公司总经理刘延美介绍。

企业虽然成立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但刘延美介绍,之所以进军这一行业,是因为看好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前景。今后,企业将建立专业医疗健康产业综合园区,开发新材质、新工艺、新用途的全新产品,包括防护服、呼吸机等医疗器械、防护用品、消毒产品,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形成一体化产业链。

放眼全市,随着涌现出的像美健医疗这样的新企业,我市应急防疫物资的产业链正一步步得到健全。目前,我市具有医用口罩生产资质的生产企业由最初的1家发展为4家,民用防护口罩的生产企业达到20余家,产能由之前的日产5万片发展为日产200余万片。此外,我市还成功引进了核酸检测试剂产品生产企业,不少企业也积极转产生产口罩机、熔喷布等领域。

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市实施新型工业化强市三年行动计划动员大会上,我市确定产业发展实行“链长制”。围绕做大战略新兴产业、做优传统优势产业、做强生产性服务业的“541”产业体系,进一步细分33个产业链,每个产业链由一个副市级干部担任“链长”,书记市长担任“总链长”,相关部门配合,根据市里出台的20条培植政策有意识地培植企业,把产业链完善起来。

“以前是有什么企业就扶持什么企业,实行‘链长制’转换为产业链条化发展思维,对于我市工业企业健康成长、优化结构都具有重大意义。”市工业化和信息化局研究室主任贾卫国认为。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