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员大会发言 | 王洪霞:营商环境建设与制度流程设计两手抓,打造发展环境新高地

6月28日,全市优化营商环境集中攻坚动员大会暨培训会议上召开。中共平原县委书记王洪霞作书面发言。

按照省委、市委部署要求,平原县树牢“抓营商环境就是抓高质量发展”理念,既抓营商环境建设,又抓制度流程设计,努力打造发展环境新高地。2019年,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平原县列全市第1位。

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释放了发展活力。虽然今年经济发展形势非常困难,但平原的发展却呈现良好态势。1—5月份,全县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列全市第3位。全县重点企业纳税同比增长7.2%。重大项目建设高效集聚,联化科技二期、山东药石药业2个项目列入省重大项目,桃园三产融合现代农业示范项目等2个项目列入省第一批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东海天下温泉康养小镇等2个项目列入省“双招双引”重点签约项目。投资10.38亿元的上海医药山东信谊产业园、投资11.2亿元的上海博雷特生物技术项目、投资6.9亿元的美国宜瑞安五星变性淀粉深加工等一批重大项目成功落户,均为上市公司,建成后纳税均过亿元。工作中,我们主要抓了三个方面,打造了三个品牌。

一、抓思想认识,打造亲商爱商的社会文化品牌。抓营商环境,关键是转变干部群众思想认识,形成亲商爱商良好社会风尚。平原县委、县政府旗帜鲜明地支持企业加快发展,支持企业家干事创业,投资1.2亿元,在城市黄金地段建设了总面积1.3万平的市民服务中心,把最优质资源用于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每次召开经济类会议,优秀企业家坐前排,让发展功臣有位子、有荣誉、受尊重。建立了营商环境评议制度,部门服务做得好与坏,让企业来评判,评出了务实高效的好环境、评出了干事创业的好风气。同时,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鼓励引导广大干部善于与企业家打交道、交朋友。今年疫情期间,县级领导干部加大到所帮包企业帮扶的力度和频次,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加快发展,国家发改委对我县这一做法予以总结推广。

二、抓流程再造,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品牌。坚决贯彻上级部署要求,第一时间组建了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实现了“一个机构管审批、一枚印章发证照、一个大厅办成事”,全力打造“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群众获得感强”的政务服务品牌。一是“就近办”促服务提质。去年3月份,我们将88项公共服务事项、11项行政审批事项下放到社区,实现了就近申办、全程通办、少跑快办。这一做法被省政府作为典型案例进行推广。二是“网上办”促服务提效。大力推行APP、“指尖办”“掌上办”等模式,6300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上线运行,让数据多跑路、企业群众少跑腿。2019年,我县公共资源交易单项指标列全省营商环境评价第2位。今年疫情期间,联化科技二期项目在全市第一个完成了“不见面”开标,全市第一张全程电子化施工许可证在我县颁发。三是“一链办”促服务提速。对“一件事”需要办理的多个许可事项,实行一次告知、一表申请等“七个一”审批服务模式,压减申报材料70%、压缩办理时限68%、减少办事环节2/3,证照材料双向免费寄递,“跑一次”成为上限,“不用跑”成为常态。

三、抓制度创新,打造精简优质的项目帮办品牌。重点抓了三个创新。一是创新企业开办服务模式。去年,我们就设立了企业开办专区,提供一站式服务,将省里规定的5个办理流程简化为2个,3个工作日办结压缩为1个工作日。二是创新项目建设服务模式。推出了项目主辅并行审批、“容缺后补”、全程帮办等12项服务举措,建立了重点项目1个工作日“五证齐发”制度,让要素跟着项目走,审批服务再提速。联化二期项目审批法定45天,仅用8天。泰鼎新材料公司技改项目实现了拿地即开工。奇石文化颐养园项目6个审批事项3个标段16个证1天办结。三是创新审批服务监管模式。今年,我们又在全省率先开展了规范行政权力公开运行工作,对30个机关的行政权力进行明确职责、划定边界、优化流程,形成了审批服务全过程、全覆盖、全周期的闭环式公开、监督、评价体系。

各位领导,同志们,6月11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实施新型工业化强市三年行动计划动员大会。今天,又召开优化营商环境集中攻坚动员大会,让我们充分感受到市委市政府大抓改革攻坚的春风、大干工业的劲风、重商亲商的清风。下一步,我们将借东风、鼓干劲,以营商环境建设的扎实成效,推动平原加快高质量发展。一是牢牢抓住优化营商环境不动摇。主动对标对表先进,加快建立一套覆盖审批、服务、监管、司法全过程的营商环境体系,让服务制度化、监管法治化、创新常态化,擦亮“原满办”营商环境金字招牌。二是牢牢抓住高质量发展不动摇。我们将抓住当前黄金时期,全力推动军粮食品产业园、康博环保、思玛特食品二期等61个重大项目尽快竣工投产。三是牢牢抓住改革攻坚不动摇。全面落实市委12大改革攻坚行动,以实干开路,以改革攻坚,着力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质量效益不断提升,为建设新时代现代化新德州贡献平原力量!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