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发改委主任邵清泽:科学谋划 打造最具活力工业新城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工业稳则经济稳。在‘十三五’收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全市实施新型工业化强市三年行动计划动员大会的召开,吹响了全力打造活力德州、智造名城的冲锋号,为建设新时代现代化新德州提供了强大支撑。 ”6月16日,市发改委主任邵清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邵清泽表示,市发改委将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建设新型工业化强市的重大意义,满怀信心谋工业、满怀激情抓工业、满怀执着兴工业,努力把德州打造成最具产业活力的新型工业化城市。

突出政策集成创新服务。压实工作责任,对照新型工业化强市三年行动计划责任分工,逐项研究、分解任务,确保各项举措真正落实到位。抓好运行监测,探索建立经济运行重要指标实时监测报告制度,加强“541”产业关键指标和重点行业、企业的跟踪监测,研究主导产业产销衔接和产业链协同发展机制,促进产业平稳有序发展。提高涉企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四进”攻坚工作专班作用,认真办理省反馈问题,完善直接联系服务企业、项目机制,“面对面”“点对点”为市场主体解难题、办实事。

突出规划意见衔接引领。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把“三年行动计划”和我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紧密结合,争取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政策、重大事项、重大工程纳入国家和省规划“大盘子”。科学编制开发区发展规划,按照“三年行动计划”提出的主导产业区域布局,探索建立开发区产业准入目录,推进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做大规模、做响品牌。研究制定现代物流业发展实施意见。把现代物流作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突破口,以物流业大发展服务新型工业化大发展。

突出重大项目投资支撑。“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企业干”,抓好“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落地,聚焦省重大、新旧动能转换优选、“双招双引”重点签约、补短板强弱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市重点等省市级重点项目和保障性住房、教育、科研、医疗卫生、乡村振兴、扶贫等社会民生项目,统筹强化土地、资金、能耗、环境容量等资源要素保障,确保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进一步健全领导定点联系项目机制和协调服务保障机制,落实好重点项目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和进度清单,把每个项目明确责任到人。加大重点项目建设现场督导服务工作力度,积极帮助项目单位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确保各类重点项目按时完成建设任务,快开工、快建成、快达效。

用足用好重大政策。当前国家拉动投资的政策持续释放,全国两会提出今年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75万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000亿元,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市发改委将认真研究、精准对接国家政策,超前谋划,不断充实重点项目储备库,积极做好对上争取,力争落实更多项目资金。按照全市促投资项目谋划建设工作推进会议要求,我们已经建立了项目谋划储备定期调度制度,做到周周有谋划、时时抓推进,形成项目谋划工作常态化机制。截至目前,市发改委落实两批42个省级补短板项目,总投资396亿元;原有中央投资专项申报项目140个,总投资129亿元;储备了一批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和近600个基础设施项目,项目谋划延伸到2035年。

突出改革开放动力保障。开展营商环境专项提升行动,推进行政审批制度、商事制度以及科技、人才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深化“放管服”改革,用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提高项目审批效率。围绕“541”产业体系,着力引进发展潜力大、关联程度高、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努力把德州打造成省会经济圈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先行区和京津济高技术产业转移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我们要主动探索发展路径,精心谋划产业布局,为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目标,推动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作出应有贡献。 ”邵清泽说。

□本报记者 张志宁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