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高质量推进脱贫攻坚 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

张爱梅给小羊喂食记者高红岩


对口帮扶单位为黄河涯镇于东村贫困户安装电视

  天气一天比一天暖和,平原县腰站镇小芝坊村贫困户姚光珍的小院里非常热闹,公鸡母鸡的叫声汇成一支乐曲,像是在“歌唱”脱贫致富的好日子,姚光珍小心翼翼地捡拾着鸡蛋。去年,姚光珍仅养鸡就收入一万余元。

  2020年是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眼下,正是2020年的春天,万物复苏,草木葱茏,全面小康的现实图景正在春日大地上徐徐展开。

  截至目前,我市脱贫攻坚工作任务基本完成,正处于巩固提升阶段。针对部分短板、弱项,正进行专项整改督查,力争今年底,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目标。

  促增收,小院搞起“庭院经济”

  修葺一新的院墙,崭新的大门,这是平原县王凤楼镇水务村村民张爱梅的家。记者到时,张爱梅正在给小羊们喂食,前两天,一只母羊刚生下2只小羊。

  来到屋内,虽然陈设简陋,但有几个物件一看就是新添置的。去年,张爱梅家新购置了衣橱、双人床,还买了空调。 2019年,仅靠养羊这一项就收入了19000多元,再加上农田的收益,她家的年收入超过了25000元。

  这些变化,几年前,张爱梅想都不敢想。张爱梅一家四口人,大儿子患有脑瘫,没有劳动能力,需要人照顾。丈夫牟书利有关节炎,不能干重体力活,而张爱梅自己有糖尿病,需要常年吃药,二女儿还在上学。仅靠家里的几亩田地根本支撑不起这个家,张爱梅一家一度挣扎在贫困线下。

  2016年,转机来了。平原在全县推广“富民农户贷”“富民生产贷”金融扶贫的做法。按照政策,每带动1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就给予申请贷款的经营主体5万元优惠利率贷款,财政年贴息3%。申请贷款的经营主体与贫困户签订帮扶协议,向每户提供2000元帮扶资金。

  为了调动贫困户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帮扶协议分两步实施,资金分两次交给农户。“第一次的帮扶资金相当于贫困户发展脱贫项目的启动资金。贫困户选定项目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县扶贫办、镇扶贫办和帮扶经营主体会共同对这一项目的发展进行考察,项目发展好,就把后续的帮扶资金交给贫困户。”王凤楼镇副镇长张洪坤介绍。

  平原县忠峰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申请了150万元小额扶贫信贷金,帮扶包括张爱梅在内的30名贫困人口。在合作社的帮扶下,加上细心的管理,张爱梅家的羊群规模不断扩大,由最初的1只羊发展成现在的30多只羊。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空闲时间,张爱梅还养鹅、打零工等补贴家用。今年,张爱梅有新的打算:“要扩大养殖,再盖一个羊栏。”

  在平原,通过金融扶贫等措施,促进贫困户“庭院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椅加工、养羊、养鸡、养鹅,以及育苗等项目。“目前,贫困户庭院经济项目发展非常好,使贫困户提升了内生动力,增加了经济收入,确保了脱贫效果。”平原县扶贫办副主任王平介绍。

  兴产业,帮贫困户度过“寒冬”

  每天上午8点,德城区黄河涯镇新立村村民王光荣准时赶到平原县甜水铺食品厂工作,这家食品厂距离她家仅有两公里。

  王光荣今年49岁,与22岁的儿子相依为命,现在每月能拿到2000多元的收入,儿子也已经找到工作。

  说起从前,王光荣不禁掩面流泪。

  在儿子5岁时,王光荣的丈夫不幸去世。一时间,家里的顶梁柱塌了,只留下年幼的孩子和年迈的婆婆。那段时间,王光荣独自撑起这个家,生活困苦,她曾经非常绝望。

  2016年,王光荣一家被认定为贫困户。黄河涯镇整合全镇扶贫资金建起光伏扶贫项目,贫困户每年拿分红。此外还有南湖庄园项目收益、畜禽养殖合作社收益等资产收益扶贫分红,王光荣家一年能拿到7548余元。此外,儿子王庆顺上学期间,每年还能获得3000元的“雨露计划”补助资金。

  各项帮扶资金支撑、帮助王光荣度过了人生最艰难的阶段,儿子也于去年 9月毕业,找到工作。2018年2月,常年卧病在床的婆婆去世。现在,她的计划是再攒两年钱,装修房子,给儿子结婚用。

  在我市,像王光荣这样脱贫但仍旧享受政策的有5万多人。

  扶上马,还要送一程。目前,我市对部分达到脱贫标准的贫困人口实行“脱贫不脱政策”,持续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此外,重点关注边缘户,低保、五保、大病、残疾等特殊困难户,探索建立防止返贫长效机制,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补短板,居家养老有人管

  最近一段时间,黄河涯镇副镇长刘学文正忙着给镇上的贫困户“修房子”。

  黄河涯镇小史村贫困户史学高有听力障碍,妻子有智力障碍。因为屋子常年没人收拾,居住环境“脏乱差”。在镇上的帮助下,坏的木门窗换成了铝合金门窗,墙面粉刷一新,漏雨的屋顶也修理完毕。

  脱贫攻坚任务基本完成后,我市把主要力量放在补短板上,把“两不愁三保障”等重点问题“再过一遍筛子”,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确保脱贫不脱帮扶,保证问题不遗漏。

  另外,针对贫困户的居家养老问题,德城区于今年创新实行了居家养老计划。

  据黄河涯镇扶贫办主任张开勇介绍,居家养老计划的服务对象是超过60岁的低保户、五保户、贫困户、失独家庭的老人,解决年老贫困人口的就医、保洁、出行等问题。

  在具体运作中,德城区通过招投标的方式,聘请第三方公司运营。公司招募服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每名服务人员负责一个“片区”。老人如果有需求可拨打电话呼叫服务人员,服务人员也定期到“片区”老人家中,察看是否需要帮助。

  黄河涯镇闫屯村村民闫志海独居在家,他的儿子几年前去世,女儿生活也不富裕。几天前,闫志海家中的纱窗坏了,他直接拨打服务电话,没过多久服务人员就买好纱窗布来到家中,当即帮他换上了。

  在黄河涯镇政府驻地旁边,黄河涯镇居家养老服务站就设在这里。在工作站,镇上配备一名工作人员专门负责对居家养老工作的监督,防止服务“偷工减料”。目前,全镇已完成居家养老服务1000多单。

□本报记者高红岩本报通讯员王宇曹伟孙梦露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