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德州人的“抗疫”故事

编者按:

近些天,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范围内暴发。前段时间还在忧心祖国的海外华人,很快就完成了角色转换,成为被担心和牵挂的对象。

面对来势汹汹的病毒,身在海外的华人积极团结抗击疫情、筹措物资的同时,也开启了居家办公学习模式。3月31日,本报记者采访到三位在海外的德州人,听他们讲述在国外的“抗疫”故事。


姚广炜

坐标:意大利摩德纳职业:留学生

德州游子孤身赴意求学

“感谢使馆给予的帮助和温暖”

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侯进

北京时间3月15日凌晨3点,姚广炜发了一条朋友圈:“罗马播放中国国歌,这一刻,我很骄傲。”这一天,中国援助意大利医疗队到达罗马。而1月25日,他的朋友圈还是“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姚广炜的“抗疫”生活正如网络上的段子:中国打上半场,世界打下半场,海外华人打全场。他则笑称自己全赶上了。圣诞假期,姚广炜回国过年,农历正月初八,他按照原定安排孤身返回意大利完成学业,而这时,意大利首次确诊两例新冠肺炎病例。“刚下飞机的时候,工作人员都穿着防护服,有意大利人看到华人面孔后投来异样的目光,那时候心里真不好受。”到达意大利后,他上了三周课,随即学校停课,全部课程在网上进行。“我已经一个月没出门了,米、面、生鲜都是网上订货送到家门口,最远就走到过楼下垃圾桶,都快憋出病来了。”担心外卖不安全,这个24岁的小伙子每顿饭都亲力亲为,和面、炒菜都不在话下。好在室友也是中国人,两个年轻男孩可以互相鼓励。疫情之下姚广炜的生活一下子变得非常简单:睡觉、上课、做饭,空闲时间除了看书,就是给家人报平安。

中国人在哪里都很团结。姚广炜说,当地中国商会、使馆和学联给了自己很大的帮助,他们给留学生免费派发口罩,尽力协调华人超市优先派送留学生预订的生活物资,这让自己感到很温暖,也给身在异国的游子们吃下了一颗定心丸。“真的特别感谢他们,真的!”姚广炜反复强调着。

如今,意大利成为欧洲疫情“震中”,留学生们自然渴望回到祖国的怀抱,但在一番思虑后,姚广炜还是决定暂不回国。“没有直飞航班,转机三四个国家风险太大了,而且国内的防疫压力也很大,大家都很辛苦,还是尽量别给工作人员添麻烦了。”

姚广炜身体不错,防疫措施也很到位,他说自己有信心对抗病毒,但父母实在是太担心了。所以如果有机会,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还是想要回家,不为别的,只为了让父母能放心。



曹学超

坐标:新西兰奥克兰职业:中餐厅老板

一家三口坚守大洋彼岸

“不回国,不想给祖国添麻烦”

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侯进

“现在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宅在家里,尽量不出门。”面对疫情,曹学超不改积极乐观的天性。他总结说,如今自己的生活简单到只剩“三看”——看孩子、看手机、看电视。

2009年到新西兰求学,随后曹学超在奥克兰市定居,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中餐厅。但一周前,曹学超按照当地政府要求关闭了餐厅,也正式开始了一家人的宅家“抗疫”生活。

“口罩是很早之前就准备好的,然后我到超市买了牛奶、面包、米面油等生活用品,这里的超市一直正常营业,没有出现疯抢物资和大面积断货的情况,现在是一周去一次超市。”曹学超做事很有计划,“抗疫”时亦然。

作为土生土长的德州人,曹学超也想过要回国。“一开始考虑让妻子带着孩子回国,我自己一个人留下处理餐厅的事。”他说,“一方面是由于妻子在这里还有工作,另一方面,新西兰直飞国内的航班几乎没有,如果要到其他国家转机,整个航程至少需要20小时。对于5岁的孩子来说,要不哭不闹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并且全程戴口罩,基本相当于天方夜谭。”

旅途中的感染风险不可小觑,思前想后,他最终决定一家人坚守在奥克兰。“大家努力了那么久,现在还有很多人坚守在一线,我们还是不给祖国添麻烦了。”

3月25日,新西兰政府开始实行“四级警戒”政策,全国随即进入了“封锁”状态。曹学超告诉记者,街道上随处可见军警联合执法队员,不允许人群聚集,让自己安心不少。

“现在奥克兰市的超市和街道大部分人都是不戴口罩的,全副武装出门的八成是亚裔。”病毒面前容不得丝毫马虎,所以曹学超一直以国内的防控方法严格要求自己和家人,出门必戴口罩,面对别人异样的目光,他完全不予理会,大步向前。

如果没有这场席卷全球的疫情,此刻,曹学超一家三口应该正迎接属于5岁宝宝的一年级新学期,而此时,他只能在家陪伴孩子上网课。面对疫情,曹学超一家更多的是互相鼓励和打气,互相给予勇气和信心。



张玲玲

坐标:日本东京职业:公司职员

曾给国内寄口罩的她如今反被亲朋关心

“囤货够用,基本生活能保障”

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侯进

国内儿童口罩种类不多,也比较难买,所以国内疫情刚刚出现的时候,张玲玲就在日本东京购买了几大盒儿童口罩寄送给国内亲朋。如今,国内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不少亲朋反过来通过微信联系她,关心口罩的存量。“日本疫情还没出现的时候我就买了一些口罩,目前囤货够用,很感谢国内亲友的关心。”张玲玲骨子里有着中国人的未雨绸缪和居安思危。她告诉记者,目前日本超市货物供应充足,而且3月初,家中就已囤好了足够一家五口吃一个月的米面粮油和速冻食品,其他的生鲜产品每周到楼下超市购买,基本生活能够得到保障。

2010年张玲玲到日本求学,现为东京一家公司的职员。为方便照顾孩子,今年春节前,孩子的爷爷奶奶来到日本,所以她没考虑过回国:“孩子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又有长辈陪伴,而且路上风险太大。”

虽然日本的防控手段难以做到像国内一般严格,但这里的居民都非常自觉。张玲玲告诉记者,即便在平时,日本街道上也常能看到戴口罩的人,如果你在电车上不戴口罩咳嗽,还会感到很“羞耻”。冬春季是易患花粉过敏的季节,不少日本人家中常备口罩,外出也会很自觉戴上。而且日本盛行分餐制,现如今,便利店、超市门口也有免洗洗手液等消毒产品供大家使用。

同样在3月初,她和丈夫开始居家办公,也暂停了孩子的保育园课程。疫情之下,张玲玲一家的生活还算平静,唯一有些棘手的是,公婆3个月的签证即将到期,回国的行程却迟迟不能敲定。“航班数缩减,机票已经被取消3次了,现在买了一张一万七千多元的高价票,还不知道4月10日能不能按时飞。”她说,正常东京飞北京的单程机票价格在2000元-3000元之间,这是目前自己最头疼的事。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