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话柳


  □孙灿金
  春风杨柳万千条。杨柳是报春的使者。自古以来,人们都喜爱杨柳,形成许多与杨柳有关的民间风俗和情趣盎然的柳文化。
  “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柳为冬天消逝、春天到来而生发,含有愿春色长留人间、永葆青春的意思,表现了人们珍惜春光的良好心愿,此为其一。其二,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柳是扦插树种,又是极易长大的速生树木,可谓生机蓬勃,故戴柳有着前程发达之意。相传黄巢起义时,曾以戴柳为号,就是取其生机勃发、容易获得成功的寓意。现在,许多地方仍传承清明戴柳的习俗。
  清明是踏青赏柳的好时节。《武林旧事》记载:“清明前后十日,城中仕女艳妆饰,金翠琛玉,接踵连肩,翩翩游赏,画舫箫鼓,终日不绝。”赏柳是踏青的重要内容,这从许多清明诗词中可以看得出来。宋人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
  柳是美好的象征。柳叶初生,似睡眼初展,故称“柳眼”。李商隐《二月二日》诗:“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女子秀眉细长如柳叶,喻为“柳眉”。王衍诗《甘州曲》:“柳眉桃脸不胜春”。女子身腰如柳条柔软,喻称“柳腰”。韩层诗:“柳腰莲脸本忘情。”晋代卫瓘的篆书像柳叶,世称“柳叶篆”。柳絮散落为絮棉,又称“柳绵”。
  历代诗人以柳入题,吟咏不绝。《诗经》中所写的“杨柳依依”,早已成为人们吟咏的佳句。在咏柳诗词中,把柳树的柔美形象描绘得真切动人的,当推贺知章的《咏柳》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枝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古人有种柳的习俗。宋欧阳修曾在扬州平山堂植柳,人称“欧公柳”;唐代文成公主在拉萨的大昭寺前栽植一柳树,后人名之为“唐柳”;明末清初的蒲松龄临泉卜居,泉边栽柳,便自称“柳泉居士”;现代著名画家丰子恺曾将居屋取名为“小柳屋”;现代史学家陈寅恪也特别爱柳,他的书房就叫“寒柳堂”,其著述编为《寒柳堂集》。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