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乍暖还寒 当心!风邪伤人

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刘畅通讯员左天普

3月20日迎来春分节气。春分时节,回暖驶入“快车道”,在迎接春暖花开的同时,人体血液正处于旺盛时期,激素水平也处于相对高峰期,如果保养不慎,许多疾病便易在此时找上门来。因此,合理的生活习惯对于我们一年中的健康状态都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3月19日,记者在德州市中医院了解到,春分时节许多疾病都进入了高发期,除常见的高血压、月经失调及过敏性疾病外,因“风”而受伤的患者也不在少数。那么,春风到底有何危害?我们应该如何正确提防呢?对此,德州市中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刘希良进行了解答。

病例一:出门踏青患上“吊线风”

3月10日,市民孙先生看天气晴朗,便带着14岁的儿子出门踏青,因很久没有出门,游玩期间孩子不停地跑跳,出了许多汗。次日清晨,孙先生突然发现儿子的双眼无法完全闭合且不断流泪,还出现了刷牙漏水、口角歪斜的症状。

孙先生立即带儿子前往德州市中医院康复门诊就诊,经中医诊断,孩子所患的是面瘫(风寒阻络)。医生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目前孩子状况已经好转,但还需继续采用针灸、中药治疗。

病例二:春分风寒吹出“痹病”

3月初,50岁的王先生在待工近两个月后终于返岗复工,可工作刚一天,便因春分风寒出现左侧膝关节疼痛且出现活动受限的症状,不得不请假就医。

经德州市中医院康复门诊医生了解,王先生长时间患有膝关节疾病,经检查后诊断为膝关节退行性病变,中医称“痹病”(风寒痹阻症)。医生给予针灸、电针、超短波以及中医推拿治疗。治疗七个疗程后,王先生的病症便得以康复,目前正通过口服中药进行巩固。

十里春风带寒意体弱者谨防风邪

德州市中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刘希良介绍,春季寒气尤重,风邪、寒邪、湿邪三气夹杂痹阻于经脉之中,人体经络不通则导致颈肩腰腿关节疾病发病率明显增高。

临床中,中医常采用针灸、推拿、灸法来为患者祛除风寒湿邪,疏通经络。同时,因春季大风天气较多,加上气温变化频繁,大风夹杂着寒气侵袭人体面部经络,使得面瘫疾病的发生率也明显增高,其症状常见有闭目露睛、口角歪斜,即老百姓常说的“吊线风”。

不仅如此,春季万物复苏,草木发芽,很多微生物、花粉开始乘风漂浮在空气中,

这便成为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湿疹、荨麻疹等疾病在此时期高发的原因。“虽然春天气温转暖,但对于免疫力本身较低的人群却是需要注意的时期。”刘希良说,春天是一个气温变化较大的季节,有些人冬季保健不当,过食辛热,真阴内耗,阴虚火旺;或恣食肥甘油腻,痰热内蕴,至春被风邪所引,向外发散,所谓冬郁而春发,常出现头晕眩胀、胸满气闷、精神倦怠、四肢沉重等脏腑功能失调之症。再加之气候时有反常,乍寒乍暖,一些年老体弱或患有宿疾者,就常常发病或旧病复发。比如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的老年人和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儿童,更要注意调摄冷暖,防止着凉感冒而复发。

怎么吃?饮食均衡,忌大热大寒

药王孙思邈曰:“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春季应少吃酸食、适当进食甜食。饮食方面需注意健脾化湿,可以多吃淮山药、莲子、葱姜、枸杞、菊花和韭菜。同时,要注意保持饮食均衡,忌大热大寒。这段时期也不适饮用过肥腻的汤品。

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能够保持机体功能协调平衡的膳食,禁忌偏热、偏寒、偏升、偏降的饮食误区,如在烹调鱼、虾、蟹等寒性食物时,其原则必佐以葱、姜、酒、醋类温性调料,以防止本菜肴性寒偏凉,食后有损脾胃而引起脘腹不舒之弊;又如在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阳类菜肴时常配以蛋类滋阴之品,以达到阴阳互补之目的。

怎么动?有氧运动,忌嘴呼吸急减衣

春天宜选择适合的有氧健身项目,如:到空间宽敞、通风条件好的场所骑自行车、登山、快步走或者练太极拳、放风筝也是不错的选择。

在锻炼时候要注意调节呼吸节奏,避免出现用嘴呼吸的情况。春天空气的污染物和病菌很多,尤其是雾天时,如果用嘴呼吸会吸入更多有害物质,这样容易引起疾病和不适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春天开始锻炼时不应立即脱掉外衣,等身体微热后再逐渐减衣,锻炼结束时,应擦净身上的汗液,立即穿上衣服,以防着凉。

此外,春季闹眼病的患者也有所增加,市民生活中可多做眼睛保健操,饮用菊花枸杞茶也有预防眼病的作用。

■相关阅读

“春困”不是病

除疾病预防意外,“春困”也成为许多人的苦恼。在此,刘希良提醒,“春困”不是病,市民无需过于忧虑。

冬季气温低,人体血液循环慢,大脑的血液和氧气供应相对增多,而春季则正好相反,气温回升,血液循环加快,大脑的血液和氧气供应相对减少,因而人们就会产生懒洋洋的感觉,无精打采,昏昏欲睡。

同时,春季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耗氧量增多,而植物在此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很少,也是导致人困倦的因素之一。此外,缺乏维生素B族与饮食过量也是诱发“春困”的重要原因。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