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夜·那月

张海燕

周末的夜晚,爱人,我,儿子,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边吃边聊。说到有趣之处,不时爆发出阵阵笑声,惹得调皮的月光越过窗户进来一探究竟。和谐、温馨的气氛像一团热浪升腾、扩散,既而布满空中,月色便融合在这充满爱意的氛围里。

晚饭后,爱人继续处理工作上的事情,孩子安心学习。我洗涮完毕,坐在沙发上休息。一抬头,看到窗外清澈明亮的新月,它也正在温柔地望着我。蓦然,我的思绪随着皎洁的月光延伸到远方,想到那年,那夜,那月……

年轻时,因为工作的原因,爱人和我经常分居两地。他在外地工作,我在家一边工作一边带孩子。白天,我让孩子吃好喝好,送他去上学,然后再赶去上班。儿子放学早,“小饭桌”老师先接去。每当我上晚自习的时候,我就会把儿子从“小饭桌”接到我工作的学校,路上买点吃的。到学校后,娘儿俩在办公室简单地吃完。然后我去上自习,孩子在办公室或者楼道里玩,等我放学回家。

记得有一次,白天下了大雪,因为晚上我上自习,所以我只能在孩子放学后把他接到单位。好不容易熬到下课,可以回家了,可是孩子已经困得东倒西歪了。我轻轻地晃着孩子的身体,用手拍拍他的小脸蛋,对他说:“宝贝不困,咱们马上回家,坚持一会儿。”孩子那时七八岁,很懂事。他一边点头一边努力地睁大眼睛,向我证明他不困。听话地配合着我,坐在自行车后座上回家。

一路上,我一边骑着自行车,一边和孩子说话,防止他睡着。偶尔抬头望天,苍茫的天空中,一轮圆月悬挂其中,它把清冷的光辉撒向大地。马路两旁昏黄的路灯发出惨淡的光。凛冽的寒风刮在脸上,刀割一般生疼。残瘦的枯枝在风中摇曳。脚下的路,又硬又滑。我生怕一不小心连人带车亲吻大地,所以我小心翼翼地骑着自行车。见此情景,一起走的同事问我:“苦不苦?”我果断地说:“不苦。”我想:说苦,别人帮不了。说不苦,给自己一些力量,咬紧牙关挺过去。

还有一次,夜里孩子发烧,我先给孩子试了体温,好像是三十八摄氏度,接着我给孩子找出感冒药,照顾他服下。然后给孩子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一个人爬上爬下,跑前跑后,忙活了很长时间,测一下体温,一看略有下降,欣喜。然后继续物理降温。时间在我的辛苦服侍中,一分一秒地流逝。等到孩子的体温下降到37摄氏度左右,我才放下心来准备睡觉,那时已经是后半夜了。躺在床上,看窗外一勾残月,像开放在幽蓝夜空中的菊花瓣,散发出朦胧、柔弱的光。

……

抚今追昔,这些辛苦的往事都已经随风而逝。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现在一家人团聚了,孩子长大了,日子也越来越好了。记得母亲曾经说过——年轻吃苦不算苦,老来苦才是真正苦。是啊,年轻人在该奋斗的时候,不能选择安逸。无论条件多么艰苦,道路多么难走,都要扛起责任的大旗,勇敢坚定地走下去。因为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夜深了,皎皎皓月高挂碧空,它发出柔和、清澈的光芒,像婴儿娇嫩的肌肤,又像一袭轻薄的白纱。爱人和儿子都进入了甜美的梦乡,我躺在床上,一边怀旧一边遥望窗外明月,忽然想到“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这句诗。那年,那夜,那月已定格成我记忆天空中的亮丽风景线。月亮依旧,不同的是人的心境。“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逝去的已不可追回,未来一切都来得及去追求。想到这里,我心下又生希冀。不觉浅笑,安然入梦。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