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实走好新型工业化强市之路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王爱民

  □本报记者邓静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新型工业化强市三年行动’,明确了今后我市工业发展的任务、目标、方向,对作为传统工业占比较大的我市来说,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鼓舞人心,提振士气,我们一定要率先解决思想,真抓实干,加快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市工信局局长王爱民介绍说。
  王爱民介绍说,当前,我市的工业基础日益厚实,结构不断优化,优势日渐明显。截至目前,全市共拥有科技创新平台1276家,其中国家级创新平台52家,省级创新平台376家,市级创新平台 848家。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催生一批拥有自主产权、技术领先的拳头产品。形成一批具有鲜明产业特色的产业集聚区。同时,全市拥有国家生物产业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生物产业高技术基地、火炬计划新能源特色产业基地等一批国字号品牌和山东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省高端装备产业园区等一大批省级产业示范基地。
  王爱民认为,德州要走实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必须紧紧扭住工业这个经济工作的“牛鼻子”不放松,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坚持把打造新型工业化城市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攻方向,聚焦“紧盯前沿、打造生态、沿链聚合、集群发展”。要利用政策之手,托起工业振兴脊梁。制定新型工业化强市三年行动计划和支持工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以高技术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传统优势产业为特色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要紧密对接全省“十强”产业,坚持全市“一盘棋”,瞄准主导产业细分,打造各具特色的区域重点突破产业和经济增长点。加速转型发展。大力实施精准转调、精细管理“双精”战略,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开展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三年行动,推动骨干企业技术装备升级、管理模式创新,实现“内外兼修”。加快优势产业攻坚突破,促进新兴产业扩容倍增、加速崛起。同时,下大气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培育壮大优质市场群体。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