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将实施多项民生工作迈入新的一年,这些民生实事落实情况如何?给你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简要盘点和回顾。
上好学
投入幼儿园建设3亿元
2019年,我市以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建设为重点,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在幼有所育上取得新进展。
去年8月1日,《德州市居民住宅区配套建设中小学校、幼儿园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对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和建设规模等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办法的实施保证了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和建设与城乡发展、人口增长相适应,住宅区配套建设教育设施开始“有章可循”。
同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德州市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德州市无证幼儿园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扎实开展城镇居住小区配套幼儿园和无证幼儿园专项整治活动。
数据:
全年投入3.04亿元,建设幼儿园136所,建设面积23.87万平方米,新增学位2万个。
全市共清查出无证幼儿园1333所,并全部完成整改。
全市完成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整治114所(共154所),完成率74.03%,进度列全省第四位。
喜游玩
投资亿元以上项目64个
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积极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实施重点项目带动,支持齐河放大泉城欧乐堡、大地自然博物馆等项目群的产业优势创建黄河国际生态城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支持夏津黄河故道生态旅游区等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加快景区宾馆饭店、娱乐购物等旅游设施提档升级,支持齐河、夏津、庆云、乐陵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数据:
目前,全市在建旅游项目68个,计划总投资1331亿元,投资亿元以上项目64个,占项目总数的87%,累计完成投资297亿元。旅游项目呈现规模大、质量高的特点,其中齐河县博物馆群列入2019年省重点项目,齐河动植物园、宁津杂技欢乐谷等8个旅游项目入选2018年度全省百强旅游项目。夏津德百旅游小镇、宁津杂技欢乐谷、平原东海天下温泉健康小镇、齐河黄河水乡国家湿地公园、庆云石斛小镇、禹城大禹文化产业园等6个文化旅游项目纳入到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
住新房
棚户区改造基本建成12561套
1月7日,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杏园村棚户区搬迁抓阄选房活动在飘舞的瑞雪中进行,村民魏兴训老两口挑选到了满意的房子,心里无比高兴。他们和大多数村民一样,将搬进位于林庄社区的高层住宅楼安置房中过春节,从此告别几十年的平房,开始新的美好生活。
据了解,杏园村全部拆迁后,未来德州长河公园将西延扩大,对接岔河,通过水系将岔河与减河相连。
数据:
2019年,山东省下达德州市棚户区改造开工任务2366套、基本建成任务9000套。截至2019年12月底,全市棚户区改造实现新开工2366套,开工率100%,提前4个月完成年度开工任务,名列全省首位。全市棚户区改造基本建成12561套,任务完成率139.6%。
乐享老
建成农村互助幸福院332处
去年,我市加大力度统筹医疗资源,积极创建以居家养老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补充、以医养健康产业为支撑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新品牌,努力打造医中有养、养中有医、医养结合的全方位和多元化养老新模式。
今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德州市养老服务条例》,更是我市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回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的立法实践,为“老有所养”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数据:
目前,我市已建成示范性社区养老服务中心24处、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91处、农村互助幸福院332处。
全市214个医疗机构(不含村卫生室、诊所、公共卫生机构)中,197个医疗机构已开通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占比92.06%; 个36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中,25个设立老年病科,占比69%;59家医疗机构提供安宁疗护服务,让老年人有病治病、无病防病、乐享晚年。
稳就业
新就业人数5.2万人
去年,我市持续加强对“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的托底帮扶力度。同时,进一步推广实施“公岗扶贫+公益互助”就业扶贫模式,加大针对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的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
数据:
去年,在反映就业质量的新就业人数(指当年新就业且新参加企业养老保险的人数)中,省里下达的年度考核任务是4万人,我市完成了5.2万人,完成率130%,这一指标表示当年新就业的人员大都纳入了社保范围,有了更稳定的工作。
全市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583人,超额完成全年计划,城镇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
全市在岗贫困人员达到649人,帮助他们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并照顾其他贫困人员2400多人。连同其他公益性岗位,全市共支付岗位补贴1786万元。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 潘晓泉 侯进
■相关新闻
百姓“钱包”越来越鼓
全市住户存款2566.94亿元
近日,德州市统计局公布去年前11个月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去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发展环境,德州市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聚力抓好“六稳”工作,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使得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态势。
工业运行缓中趋稳
去年前11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全市33个工业行业大类中,18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长,增长面为54.5%。14个行业增速超过全市水平,9个行业增速呈现两位数增长。
对外贸易保持较快增长
去年前11个月,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317.51亿元,增长19.7%。其中,出口184.18亿元,增长6.8%;进口133.33亿元,增长43.7%。
财政收入保持正增长
去年前11个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94.44亿元,同比增长1.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
存贷款规模持续增加
截至去年11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3781.00亿元,较年初增长10.0%,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
百姓“钱包”越来越鼓
截至去年11月末,全市住户存款余额2566.94亿元,占全部存款的67.9%,较年初增长13.0%,同比提高5.3个百分点。
市场主体运行活跃
去年前11个月,新登记市场主体62373户,增长12%。其中,新登记企业23608户,增长35.3%;私营企业23449户,增长35.9%。
减税降费成效显现
去年前11个月,全市累计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实现减税34.6亿元,有力促进企业活力提升。
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俞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