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的品格——读《血砺忠诚——追寻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有感

我爱读书,爱藏书,尤其是有关德州文史方面的书,陵城的更甚。抚之,有一种自然的亲切感,捧读,能唤起家乡的记忆。偶然的机会,我得到了这套两卷本的《血砺忠诚》,橘红色的封面,一行“追寻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的黑字映入眼帘,我猜想,这不是《齐鲁英雄传》那样的小说题材,也不是《英雄冀鲁边》那样的电影剧本。拆开塑封,浏览序言目录,抽看熟悉的“鏖战大宗家”,果然是一部具有史料价值的报告文学,于是便逐章逐节地品读起来。

作品围绕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发展、合并展开宏大的历史叙事,记录了萧华、周贯五、王卓如、牟宜之、马振华、杨靖远、龙书金、杜步舟、黄骅、崔兰仙、余志远、武大风、常大娘等一大批忠诚的革命先驱的英雄事迹。在他们身上,散发着一种美德,蕴含着一种责任,体现着一种操守,那就是忠诚。

忠诚是共产党人必须具备的优秀品格,是每个党员入党宣誓时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共产党员要对党绝对忠诚。他强调,“对党绝对忠诚要害在‘绝对’两个字,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1938年7月中旬,萧华率领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创建了冀鲁边抗日根据地。他以过人的胆识,渊博的学识,说服了山东省主席沈鸿烈,双方达成抗日协议;打击了河北省主席鹿钟麟收买的反动武装,分化瓦解了“冀鲁联防”,此后,他领导冀鲁边区军民,在日伪顽匪间游刃有余,使冀鲁边抗日根据地得到了迅速巩固,边区的武装力量扩大到2万余人,并进一步发展到津南、鲁北的广大地区,为夺取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强基础。萧华以自己的忠诚,赢得了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信任和好评,毛主席称他“好同志”,周总理叫他“红小鬼”,1985年8月12日,身为全国政协副主席的肖华在弥留之际仍对身边的人喃喃地说:“这么多年,是党把我培养大的,可我为党和人民做的事太少、太少了……”前来医院看望他的胡耀邦俯在他耳边大声说:“你为党、为人民奋斗了几十年,党和人民是不会忘记的! ”

忠诚也是普通民众的应有品格。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孤悬于华北腹地,牵制日伪军数十万之众,战略位置非常重要。这里四面受敌,没有战略纵深,也没有补给线,在这严峻的形势下,部队要想站稳脚跟,根据地要想生存巩固,战争要想取得胜利,必须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求得人民群众的精神支持和物质支持。在冀鲁边区,涌现出了许多民拥军、军爱民,可歌可泣的事迹。书中有很多“大娘们”的故事,比如小脚邢大娘设计掩护孙轶青,魏大娘冒死救三位八路,常大娘、武大娘待战士们如同自己的儿子……我在陵城区采风的时候,也发现了这样的典型,滋镇三洄河村的平民英雄魏玉杭,誓死不说出八路军和党员的姓名及隐藏地;大宗家战斗中,大地主宗子敬将自己看家护院的枪支弹药提供给八路军。这些群众心中只有一个想法,抗日战争就是自己求解放谋幸福的战争,只有忠诚地拥护党的军队,才能过上太平日子。

深明大义的牟宜之身上也体现了忠诚的品格。当年,八路军115师萧华率部进驻乐陵,牟宜之倾其县府财粮积蓄支援八路军,并将县武装力量改编为八路军泰山支队,使乐陵成为一个完全的抗日民主根据地。乐陵的变化,令国民党顽固派恼怒万分,省政府主席沈鸿烈带兵气急败坏地来到乐陵兴师问罪:“你是我的人,是国民党政府的人,为什么要听共产党指挥?”牟宜之答道:“笑话,我怎么成了你的人?我是中国人,谁抗日,谁为人民谋福利,我就听谁指挥。 ”沈鸿烈暴跳如雷,手掌拍得桌子啪啪响,申斥牟宜之。牟宜之冷静地回答:“你就是把指头拍断了,也丝毫改变不了我的主张!”对此,周恩来同志曾予以较高评价:“倘若在抗战伊始,中国有十几个牟宜之这样举一县之人、财、物力投身革命的县长,就会极大促进抗战事业的发展,使抗战全局有所改观。 ”

忠诚的反面是背叛。书中有一人,名叫刑仁甫,早年也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战功赫赫,建功立业后开始沾沾自喜,居功自傲,安于享乐,私欲膨胀,最终背叛了自己的国家和民族,被永远钉在了耻辱柱上。

古人云:“天下之德,莫过于忠。”忠诚老实,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中国共产党把“对党忠诚老实”规定为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对党忠诚也写入了“入党誓词”。作为党员干部,生死关头时为了党的利益,毫不动摇、慷慨赴难是忠诚;在日常岗位上,为完成任务不避艰险、无私奉献也是忠诚。即使是普通群众,在爱情、友情或者交流、交往、经商、处事方面,忠诚度也是关系维系的衡量标准。

掩卷长思,我们今天幸福安宁的生活,来自于那些忠诚的军民赴汤蹈火,浴血奋战,不能因为时间渐行渐远而模糊动摇。感谢方新、艳国两位忠实的作家,是他们的历史责任感,让我们记住了这些英雄。我想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只有坚定理想信念,铸牢忠诚之魂,人生路上我们就会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崔安军)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