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集乡:创优环境高位逆袭

德莱雅环保材料公司整装生产线。记者王志伟摄

兴豪皮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投资8.5亿元的德达益远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正进行园区道路硬化、投资2.25亿元的兴豪皮业年产6000万平方英尺乘务舱内饰新材料产业提升项目基建工程全面开工……12月16日,天空飘着毛毛雨,室外温度在零摄氏度以下,但在陵城区于集乡产业园,到处呈现着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我们现在有8个项目同时施工,明年上半年将有半数投产,它们的建设将进一步带动全乡产业结构调整,激活发展动能。 ”谈及项目,于集乡党委书记刘芸高兴不已。确实如此,借助良好的营商环境,于集乡成为客商争相入驻的热土,仅近3年,便有20余个项目落地,另有5个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借助高端优质项目,今年前10个月,该乡完成税收4485万元,超过本年度任务指标1800余万元,增量居陵城区首位。

党员干部“办公桌”搬进车间,服务企业零距离

“李总,最近经营怎么样,有什么问题尽管说。 ”12月16日,于集乡党委副书记刘伟来到山东德莱雅环保材料有限公司,刚见到公司总经理李付来,便“大包大揽”地询问起是否有需要帮助办理的事宜。

于集乡党委政府的干部职工,李付来都很熟悉,自项目签约以来,经常看到他们热情服务的身影。借助招商活动,2017年初,浙江卡迈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3.7亿元在于集乡建设德莱雅硫化黑染料生产项目。因固色效果好、产品清洁无污染等优势,产品广泛应用于服装、皮革染色领域,且因卡迈雅公司是目前行业内唯一能生产液体硫化黑的公司,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但因分支企业众多、还要花费大量时间做市场调研等,如何快速推动项目落地让公司负责人颇感头疼。“手续审批、车间建设我们都会安排专人负责,你们光考虑设备购进和产品研发就行。 ”刘芸打的“包票”,让他们吃下定心丸。

签约后,于集乡成立以党委副书记为组长的工作专班,为项目审批、立项、证件办理全程帮扶。同时,安排专人驻扎在工地,随时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各类难题。在服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2017年5月,德莱雅项目顺利开工。去年上半年,厂房主体和设备安装已基本完工,他们却想起燃气管道还未开通,如果没有充足的蒸汽,产品将无法生产。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刘芸立即与燃气公司及管道途经的企业村庄协调对接,在不到10天的时间内燃气便输送到厂区。因为服务专班的帮助配合,项目去年8月顺利试生产,比预定工期提前了半年。得益于良好的发展环境,德莱雅环保材料有限公司迅速步入发展快车道,今年前10个月,公司实现税收585万元,明年全线投产后将达到2000万元。

于集乡政府驻地距离陵城中心城区仅5公里路程,距德州高铁东站一刻钟的车程。虽然区位优越,但因产业结构落后、产能低等原因,极具发展优势的他们却一直被视为纯农业乡镇,最高时税收仅1600万元。2016年底,刘芸被选派为该乡党委书记。凭借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他意识到良好的发展环境是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没有适宜的土壤,一切想法都是空谈。为改变这一现状,他们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转变政府职能为突破口,组织党员干部深入一线,常态化开展“进企业、解难题、促发展”活动,敏锐地感知、精准地解决企业发展中的痛点堵点难点,全力当好服务企业的“金牌店小二”。对于新招引的项目更是成立工作专班,在项目注册、开工、生产等各环节提供“保姆式”“一条龙”服务,推动项目早落地、早投产。

不懈的坚持,换来的是丰硕的成果。仅今年于集乡就落地项目11个,有力地推动了全乡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聚力“双招双引”,高端优质资源激活发展新动能

11月23日,经刘芸等人的牵线搭桥,德州兴豪皮业有限公司与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共建的生态皮革制造工程技术中心揭牌。根据协议,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石碧在借助研发平台进行关键技术、瓶颈技术研发的同时,对兴豪皮业在于集乡建设的6000万平方英尺乘务舱内饰新材料产业提升项目进行技术指导。

兴豪皮业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集毛皮鞣制加工和皮革研发、制造于一体的专业化皮革制造企业。在得知企业有扩大规模的想法后,刘芸与企业负责人反复对接,并带领他们到我国皮革化学与工程领域唯一的国家工程实验室——四川大学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进行考察,鼓励他们进行产品升级。经深入交流,兴豪皮业决定借助石碧院士团队的技术优势,建设乘务舱内饰新材料产业提升项目,为高铁、民航飞机生产企业生产高档皮革制品。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技术创新,兴豪皮业解决了制革加工行业生产过程中铬污染和高盐废水污染等问题。“优质项目和高端人才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最重要的支撑。我们要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优势,紧密结合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积极做好‘双招双引’文章,以优质项目、高端人才激活发展新动能。 ”刘芸说。

近两年来,于集乡以强链、补链、延链为目标,瞄准京津等地着力对接引进技术水平高、产业关联性强、发展空间大的大项目、好项目。针对投资方普遍担心的项目土地制约问题,该乡通过清理低效用地、开发整理土地等方式,精心编制招商地图,每一地块仔细标注所在位置、大小、交通条件、招商方向、适宜发展的产业等,以净地熟地迎接客商。与此同时,与京津等地高校科研院所深入对接,通过共建研发平台、“产学研”合作等方式,靶向对接行业高端人才,借助高端智力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

良好的发展环境,让于集乡成为优质项目和高端人才承接转移的高地。近3年来,全乡引进优质项目23个,总投资额达30亿元;与10余所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引进高端人才21名。

深挖潜能、盘活存量,闲置资源变投资热土

经过近一个月的紧张施工,德达益远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的道路硬化工作已基本完成,一期计划建设的4幢厂房已全部开槽,一个现代化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呼之欲出。眼前的场景,很难和一处闲置了5年、遍地砖头瓦砾的废弃砖瓦厂联系在一起。“闲置资源是放错位置的宝贝。我们要在大力引进增量的同时,积极高效盘活存量。通过深挖内潜,将闲置资源高效盘活,提升全乡发展质量。 ”刘芸说。

为让更多闲置资源重新“活”起来,于集乡将废弃砖瓦厂、闲置厂房等按照转让、租赁意向等分类统计造册,在招商时根据客商需求有针对性地推介。经精准对接,德州市德达益远投资有限公司决定利用该乡第一窑厂的260余亩废弃土地建设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建成后,不仅每年能产生30亿元的销售收入和4000万元的税收,还将成为京津冀地区知名的高端装备科技孵化基地和生产基地。

第一窑厂的高效利用,仅为于集乡闲置资源“生金”的一个缩影。经深入推介,投资3.94亿元的顺至新能源50兆瓦风电升压站、投资3000万元的致舟建材水泥砖生产、投资3000万元的达泰金属制品、投资2500万元的嘉业商混30万方/年混凝土等项目相继落地,河北阔龙集团总投资3.6亿元的5000吨模压复合材料系列产品项目签约。与此同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该乡还将砖瓦厂附近占地120亩的闲置坑塘加以改造,引进泥鳅养殖项目,年产泥鳅200余万尾。

截至目前,于集乡已高效盘活闲置土地600余亩,昔日的废弃地成为客商竞相投资兴业的热土。通过相关项目的引进,于集乡已形成高端装备制造、精细化工、棉纺织等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为再次飞跃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报记者张志宁本报通讯员李俊涛王书胜张新月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