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运河沿岸的劳动号子

张明福

大运河德州段沿岸的劳动人民,在运河拉纤和挖浅筑堤的艰辛劳作中,为了统一步伐,协调动作,调节精力,减轻疲劳,创造了运河船号和鲁北夯号。这些既是歌声又是呐喊的劳动号子,在鲁西北大地传唱了上千年之久。

如今,这里的人们逐渐步入现代化社会,昔日的这些劳动场景大都不复存在,劳动号子的实用性功能也已完全丧失,但它们却成了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运河船号:高低相错,跌宕起伏

运河船号就是大运河船工们在打篷、拉纤、摇橹、绞关等各种劳作过程中所创造的民间歌曲形式,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劳动节奏,直接关联着船工们的劳动动作和劳动情绪。运河船号歌声悠扬、明朗、辽阔、高亢,旋律多为两个声部,低音部粗犷雄厚,健壮有力;高声部优美完整,多用滑音、颤音。高低两个声部结成了浑厚的整体,节奏时而沉重,时而轻快,时而缓慢,时而急促,高低相错,跌宕起伏,形成了鲜明的音乐韵律,充分表现出船工们不畏艰险,敢于战胜困难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

运河船号是由一人领、众人和的形式进行演唱的,即领号者发出美化了的号令,用发展为旋律的音乐语言来指挥众人的劳动。根据劳动过程的特点和其复杂程度,运河船号又可分为十一种特定的号子。按照行船过程划分,依次为打篷号、拉冲号、打锚号、拉纤号、撑篷号、窜篷号、摇橹号、绞关号、警戒号、联络号和出舱号。按照行进方向分上行号和下行号。上行号包括拉帆号、开船号、拉船号,下行号包括打锚号、撑船号和摇橹号。

十一种运河船号

打蓬号——船只逆水航行时首先要将蓬升起,开蓬时唱打蓬号。

打锚号——起船时要先打起锚,这时号工领唱,船工应唱,这就是打锚号。

拉冲号——纤夫们卯足劲向前冲时唱的号子。

拉纤号——逆水航行时,纤夫要拉纤,一般小船有六七把纤,百吨位要用十三四把纤,这时号工要唱拉纤号即起号和行号。

撑篙号——为使船只顺利又迅速转入正航,号工唱起撑篙号,船工撑起长篙随着号子将船开动,向前撑行。

撺篙号——因船只下行时速度较快,为行船安全,必须左右撺篙来应付河道中随时出现的险情,此时唱的号子叫撺篙号。

摇橹号——在河道宽阔、水面平稳时,边摇橹边唱着摇橹号推动船体前行。

绞关号——绞关过程中所唱的号子。枯水季节河水浅,此时需用绞关的办法把船只拖过浅滩。

警戒号——夜晚或大雾天,为防止船与船之间发生碰撞摩擦而唱的号子。

联络号——与警戒号基本相同,但联络号是用于船上船下或船与船之间进行联络用的号子。

出舱号——船只到目的地,船工卸货时所唱的号子。

2鲁北夯号:乐观开朗,风趣豁达

夯号也叫“硪号”、“工程号子”,是劳动人民修筑运河堤坝和建造房屋中打实地基时所唱的一种劳动号子。

在鲁西北运河沿岸一带的城乡,“夯号”最为丰富。这一带夯号的显著特点是其旋律性强,大多有着形象生动的曲名,如《东北风》《一朵莲花》《一袋烟》《越打越加劲》等。其曲调优美、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歌词诙谐风趣,表达了德州人民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勤劳淳朴的坚毅性格。文化部门整理出的德州夯号有十几种之多,基本上可分为大号、小号与川号三种表现形式。

打夯时常常是几种号子连接起来使用,一般规律是:大号——小号——川号,即由慢到中速,再到快。总之,与船号相比,夯号种类丰富,形式多样;曲调优美动听,富有旋律性,易于上口。节奏富有变化,歌词诙谐幽默;音乐情绪或坚定激越或优美动听,充满乐观开朗、风趣豁达之情,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鲁北人民豪爽、坚毅、幽默、风趣的性格特征,以及与大自然搏斗时的坚定信心和决心。

大号、小号与川号

大号:也叫“呼号”,多是用于起夯时所唱。这时所需夯号的速度较为缓慢,曲调比较悠扬,装饰音运用较多,节奏自由多变,速度较慢,结构短小,一般由一句领唱和一句合腔组成。大号节奏顿挫有力,曲调高亢、悠长,装饰性较强,歌词没有太多实质性内容,合腔部分基本上为虚词。领唱者须具有一定演唱技巧才能唱好。

小号:是德州夯号的最重要组成部分,紧接起夯大号之后所唱。小号是德州夯号中所占比例最高,情绪最为轻快活泼、幽默诙谐、曲调优美动听的部分,可以认作是“号子化”的一种民间小调。歌词主要以花草等自然景物为题材,有的曲调还融入了地方小调的音乐风格,使其旋律更加舒展流畅,富于歌唱性,这也是德州夯号的一个突出特点。小号多用于不紧不慢地打夯,如《十扎针》《十字花》《东北风》等。

川号:大多是在劳动情绪比较高涨、激烈时所唱的号歌。其节奏紧凑、情绪多变,由于唱时速度较快,有的歌词几乎变成了说白,说中带唱,唱中带说,说唱结合,领唱者还常常根据看见的情景编成歌词,供人们娱乐;有时也批评不用力的人,有时提醒人们注意转向等内容,灵活自由的表现形式给人一种欢快活泼的紧张气氛。

川号多以一小节为一乐句,而且常常是一字一音,领唱与合唱衔接紧密整齐、顿挫有力。另外,唱词中加入的念白,突出了地方方言音调特色。川号一般持续时间较短,如《百草花》《越大越带劲》《七星北斗》等。

3艰难传承:歌唱环境已然巨变

德州运河一带的劳动号子经过一代代运河船工和夯手师傅们近千年不间断的创造、加工和发展,逐渐形成了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曲调生动多变的特点,成了船工和打夯者们体力劳动时必不或缺的协调指令与精神宣泄。正如老艄公与老号子手所说:“不唱号子不精神,不唱号子不齐心,不唱号子没有劲,不唱号子干啥活都拿不准”,“航行千里号子不断头,一气唱它九百九十九,留下个一字歇歇口”;“出来北京下苏杭,运河多远号多长。”这些流传在船工和夯手们之间的俗语,道出了运河船号与鲁北夯号的每个音符就是船工与夯手们流淌着的艰辛血汗和喜怒哀乐的实质。人们透过一首首激昂奋进的运河船号和鲁北夯号,可以清晰地看到德州基层社会的人文历史和风俗人情。

在所有的民歌种类中,劳动号子是受人类物质文化生态环境影响和制约最深刻,也是最容易消失的一类民歌。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社会生产力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群体性的重体力劳动逐渐被个体性机械化劳动所代替,劳动号子已渐渐失去原有的劳动环境和歌唱空间。在当今现实生活中,劳动号子传唱的机会已是越来越少,有的正在逐渐消失甚至已经消亡。如柴油机、汽油机以及电动机等动力设备在船只上的应用,使得纤夫这一职业逐渐消失,船号自然很少再有人传唱。随着科技进步,电夯、机械夯以及压路机等的出现,人力打夯已成历史,夯号也同样面临无人传唱的尴尬境地。即便如此,劳动号子作为历史上劳动人民与自然碰撞时而产生的精神、艺术之花,仍具有永恒的历史文化价值,应该得到较好的传承和利用。目前,在热心文史工作者的努力下,劳动号子在德州仍在传承。

船工号子入选“非遗”

2006年,武城县“运河船工号子”入选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原县文化馆退休干部陈仲魁为“运河船工号子”代表性传承人。之前,陈仲魁曾组织了一个小“采访组”,开始走访运河武城段沿岸,搜集运河船号的种种过往。在走访中,陈仲魁结识了运河船号的第六代传承人、时年85岁的老人梁永和。陈仲魁拜梁永和为师开始学唱运河船号,不仅完整地把运河船号用乐谱记录下来,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编与再创作。如今已近耄耋老人的陈仲魁,每天都要在电脑上敲敲写写,整理资料、编辑视频、音频,创作船工号子作品,过得忙碌而充实。在陈仲魁的带动下,2008年武城县运河艺术团成立,很多人加入到了学唱运河船号的队伍中来,如今团员已经发展到了160多人。

2010年中央电视台《话说运河》电视拍摄组来德州拍摄镜头时,德州港的最后一位掌门人冯良才作为运河文化的守护者,集合原航运局老伙伴王子安、王庆祥、穆成波、吴学志、张英发等七人在运河边排练运河船号,他们在试镜中表现出的那种认真负责的精神,使以陈铎、虹云为主的摄制组深受感动。整个专题片共34集,其中三集中有冯良才和德州多位老人演绎运河船号的场景。

(参考文献:德州市文广新局《德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解淑红《德州民间艺术概观》、田贵宝王守栋《德城民俗》、山东省《文化艺术志资料汇编》第17集)

相关阅读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