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刚——用心构建灵动创新课堂

张文刚指导学生学习

“爸妈都是老教师,我从小就对这个职业充满敬畏与向往。 ”德州市第二中学年级主任张文刚对记者说。 2000年,他大学毕业后被德州二中聘为数学教师,至今已有19年。

这些年里,张文刚桃李满天下,为国内各大名校持续输送着人才。今年,他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第四期齐鲁名师。“耳濡目染下,从小我就知道一个道理,当一个好老师,教书和育人相辅相成,是分不开的。 ”张文刚说。

坚持以德为先育人观

张文刚坚持以德为先的育人观,他认为每一位学生都应受到尊重,得到足够认可。

他在班级采取科学民主的管理方式。每周的班会都由学生制定主题;积极奖励对班级有贡献的学生,具体奖励办法由班委拟定几套方案,全体同学民主投票选择。实行值日班长轮换制,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与自我认同。这些举措极大提高了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学生自身行为。

作为班主任和年级主任,张文刚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借助走访福利院、成人仪式、读书节等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们的感恩之心、奋斗意识和爱国精神。

他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针对班级出现的状况展开讨论、批评,畅所欲言商讨解决方案,让学生对提意见能有正确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批评观。“高中生进入大学就算是一只脚踏进了社会,我要为他们把好人生的‘第一关’。 ”张文刚表示,经过3年的熏陶渐染,他所带领班级的学生变得更加讲文明、明事理、守规矩、懂感恩。

创新教学法与学习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张文刚一直坚信的道理。高一开学第一课,张文刚讲的不是集合、函数,而是让学生先将课本放一边,谈一谈对数学的认识。他通过讲解数学在现实生活的应用,来引起学生们的兴趣,让学生明白数学是自然科学的“科学”,大到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和规律以及发展大趋势,小到微观世界的变化和原子粒子的运动规律,都可以用数学方式清楚地表达,让学生们直观认识到数学无处不在。

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兴趣,后续的学习就能水到渠成。课堂上,张文刚摆脱数学学习中的模板式解题思维,采用“三主三动”教学法和“三动三会”学习法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主线,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要学生做到眼动、口动、心动,会观察、会思考、会表达。

讲课过程中,遇到一些较难的知识点时,张文刚用数学典故帮助学生懂得知识的源与流,促使他们自然地理解掌握。同时他鼓励学生对老师所授内容有质疑精神,认为老师讲的有问题或有更好的思路,可以在课堂上踊跃发言,通过思考不同的答题思路来优化自己的思维方式。

张文刚坚持问题导向、过程展示、变式探究、方法提炼、严谨启真、深度纠错的教学策略。借助这些教法学法和教学策略来构建“生态自然、灵动创新”的课堂。

以身作则做学生榜样

“我如果没有进取之心,凭什么要求学生们积极向上,只有不断进步,才能让学生信服。 ”张文刚说。

2012年,张文刚意识到自己在教学水平提升方面遇到了瓶颈,为了拓宽视野,他报考攻读了教育硕士。 3年的硕士生涯,让张文刚有了新的跨跃。期间他发表了多篇论文,部分文章被人大书报资料中心转载。不仅如此,他还获得山东省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实践成果奖。

为带动德州青年教师发展,张文刚组建以校内外青年教师为成员的名师工作室,在学校名师论坛、省市专题培训上作了多次主题宣讲。“步入二中,是我们无悔的选择;而遇见您,更是我们一生中最幸运又幸福的一件事。 3年高中生活,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成长。我们将以您为榜样,脚踏实地走好接下来每一段旅程。”这是2018届3班全体学生毕业时写给张文刚的一封信。“对老师而言,学生的认可与尊敬才是最大的荣誉。 ”张文刚感慨。

□本报记者李晓楠本报通讯员高学礼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